心衰合并房颤(需抗凝,Circulation综述)
房颤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与三尖瓣环扩大所致的反流。如果房颤近日发作,可考虑节律控制以减少反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对于CRT治疗宽QRS波的心衰患者,房室结消融或有助于优化CRT治疗。
尽管二者共存比例高,但现有病理生理学证据与实验依据均不足以回答有关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合并房颤的一些基本问题。
此外,就HFpEF合并房颤中导管消融的角色,还需开展专门的随机试验,目前文献中尚有所缺乏。
此外,对于心率控制难以控制的HFrEF合并房颤患者,如果不能选择肺静脉隔离,应考虑房室结消融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对于HFrEF并发房颤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发生:心动过速介导的心肌病或心肌病导致的继发性房颤。
文章指出,超出一半的心衰患者会在发病时或者随访期间发生房颤,而且这种心衰相关的房颤更影响心脏功能及预后。
对于HFrEF继发性房颤,尽管接受了药物治疗却症状持续,导管消融与改善功能转归相关,不过与死亡率降低方面的数据相矛盾。
HFrEF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率控制带来的获益有限;不过在合并阵发性房颤中可保持疗效。
所有合并房颤的心衰患者均应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而不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削足适履。
近日,Circulation一篇文章就心衰常合并房颤的管理进行了阐述。
来源:Reddy YNV, Borlaug BA, Gersh BJ.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cross the Spectrum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Circulation, 2022, 146(4):339-357.
HFpEF与心房顺应性降低、心房心肌病和进行性房颤高风险相关。
许多射血分数保留的症状性房颤患者存在隐匿性心衰,但临床上常常未能识别。
如果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中尽管进行了药物治疗与心率控制,但心衰依然存在,提示使用抗心律失常或导管消融进行节律控制。导管消融是维持窦性心律最有效策略。

荷兰研究称,孕妇抑郁,孩子10岁大脑发育仍受影响
生而为人,七情六欲难禁,但想要孩子正常,就要求自己得平和正常,尤其是母亲。近期一项荷兰研究就显示,生孩子前后抑郁与10年后孩子大脑发育受影响有关,其中产后是脆弱窗口期。轨迹分析发现,生孩子前后长期较为抑郁,其子大脑灰质和白质体积会相对母亲愉悦者变小,此外白质微结构也有改变。顾东风:我国300多万糖尿病因糖尿病肥胖/超重所致
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等研究显示,中国有332万糖尿病是由肥胖/超重导致,其中240万是由腹型肥胖导致。超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该研究中,男性年龄标化的2型糖尿病发生率为9.5/1000人年,女性为9.2/1000人年。我国仅6个中心开展了球囊肺血管成形术!阜外医院学者发表我国最大规模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登记数据
近日,阜外医院何建国等发表的我国首个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1、3、5和8年的估计生存率分别为95.2%、84.6%、73.4%和66.6%。脂肪肝 血压升高,会雪上加霜!开滦研究新分析
近日,开滦研究一项新分析表明,高血压或高血压前期患者,如果同时存在中度或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以下简称脂肪肝),则其心血管事件风险会大幅上升。研究者认为,这提示,这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或有助于更好对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患者进行风险分层。研究显示,在不合并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的人群中,与无脂肪肝者相比,有轻、中、重度脂肪肝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4.3%、21.8%和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