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能否改善高血压控制率,Hypertension孙英贤等多中心研究)
1个月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6.7%和20.2% 。
3个月时,两组患者收缩压分别降低20.9 mmHg与 16. 1mmHg,干预组多降低了4.8 mmHg。血压控制率分别为48.9%和33.0%。
但在12个月时,两组间的血压降幅和控制率已没有了差异。两组血压控制率分别降至20.8%和15.8%,药物依从性分别为84.2%和86.2%。
研究纳入217例高血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医生定期通过微信向两组患者推送标准的高血压教育材料。
6个月时,两组患者控制率达到了55.8%和47.3%。
Effect
干预组理论上每人总共可获得760元:包括4次随访中血压达标(每次50元,总计200元),每周5元(总计260元),完成随访问卷调查(300元)。对照组仅有完成随访问卷调查的300元。
患者可通过微信与医生进行沟通。为了提高回复率,所有患者在基线时每人给予100元,每次随访还提供50元交通补贴。
近日,孙英贤团队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给予高血压患者一定的金钱奖励,短期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效果欠佳。
来源
在1、3、6和12个月时,测量诊室血压,血压下降10 mmHg或达标(<140/90 mmHg)者可得到50元或等值的实物奖励。
Controlled Trial in China. Hyperten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18 Jul 2022.

of Financial Incentives on Hypertension Contro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全球高血压控制率仍然很低,迫切需要探索提升控制率的方法。
对于干预组,鼓励患者每周自测血压一次,记录降压压药物使用情况,每周奖励5元。
轻症患者第10天肺部病变最重!武汉学者新冠病毒肺炎CT研究:2周时进入吸收期
CT是评估新冠病毒肺炎肺部受累的重要检查手段。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学者发现,对于轻度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从出现症状后约10天肺部病变最严重,发生肺实变,约14天肺部病变开始改善直至吸收。研究者排除有严重呼吸窘迫和/或吸氧需求的患者,分析了21例轻度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动态CT影像学资料。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26:22
0001心衰患者血压有预测价值!阜外医院张健研究
阜外医院张健等发表研究称,对于非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HFrEF,左室射血分数≥40%)患者出院时收缩压与不良事件呈U型关系。出院后收缩压对预后的影响取决于患者入院时是否有高血压(入院收缩压≥130mmHg)。研究发现,对于此类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入院时没有高血压,出院时收缩压低于99mmHg,入院时高血压患者出院时收缩压高于145mmHg,预后都较差。年轻人糖尿病,肥胖是主因!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一项对全球疾病负担2019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过去30年,年轻人发生糖尿病大幅增加,而体重超标是主要原因。研究者认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控制好体重,对预防青年人(<40岁)糖尿病至关重要。目前,而全球所有年龄组的超重和肥胖率都在增加。1990~2017年,对于2型糖尿病,高体重指数导致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增加了73.5%。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06:51
0000高血压只要醛固酮高,即使无原醛,主动脉夹层/瘤风险也增加!李南方等研究
血醛固酮水平升高,常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也可见于部分高血压患者。1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李南方团队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即便没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只要血醛固酮水平升高,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发生风险明显增加。作者认为,醛固酮可能是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的启动因素,血浆醛固酮水平可能是预防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一个靶标。预测心血管事件:左室肥厚优于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根据发表在《Radiology》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左心室质量升高,即左心室肥大,比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更能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研究使用了核磁共振(MRI),这是量化左心室质量的金标准。多民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MESA)中,2000年至2002年间,4988名受试者接受了基线心脏MRI检查,均接受了长达15年的随访。所有参与者在基线时的平均年龄是62岁,基线无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