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死亡风险,美国数据)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更多见于饮酒者、吸烟者、体力活动较少者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吸烟、饮酒、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害更大
在过去10年中,同型半胱氨酸被认为是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发展的风险因素。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如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等。
研究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15 µmol/L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慢性饮酒影响肝脏蛋氨酸合酶的翻译后修饰。乙醇抑制甲硫氨酸合酶可减少同型半胱氨酸的再甲基化,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此外,研究的亚组分析中,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或ACEI的患者相比,服用他汀类药物或ACEI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全因死亡率更高。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反映了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

在平均14.7年的随访期后,发生1007例(11.9%)死亡,包括197例心血管疾病死亡、255例癌症死亡和58例呼吸系统疾病死亡。
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较低。
作者指出,之前一项入选19项4340名受试者的Meta分析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全因死亡率增加3.19倍有关。
纳入11061名参与者的10项前瞻性研究的另一项Meta分析发现,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水平的增加,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亚组分析表明,在有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相关性更强。

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居民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93%,心血管疾病死亡增加1.6倍,癌症死亡率增加82%。而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全因和原因特异性死亡率之间存在线性关联。(见下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年龄较大。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的相关性显著降低。
亚组分析表明,与无高血压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全因死亡率相关。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5 μmol/L,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加0.7和0.5 mmHg。这可能是由于同型半胱氨酸导致弹性纤维破坏和动脉硬度增加所致。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决定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反映了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
然而,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在20~59岁的健康人中,随访10.3年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死亡风险无关。但该研究可能受到选择相对年轻健康受试者的限制。此外,一些重要的混杂变量,如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在该研究中没有调整。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否与死亡独立相关?还是因其他混杂因素的关系,如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肾功能下降或疾病易感性等,目前尚不清楚。浙江省人民医院学者对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中8442名18~70岁成年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长期大量吸烟的人可能由于饮食中摄入的蔬菜和水果较少而容易缺乏维生素,从而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研究者分析,可能是因为应用他汀和ACEI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风险较高,且多合并心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此外,他汀不会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图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全因(A)、心血管病(B)、癌症(C)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呈剂量-反应关系。
血压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关
来源:Zhao W, Lin Y, He H,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the risk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adults in the US. Br J Nutr. 2022 Jul 6:1-28.
Meta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全因死亡风险
研究发现,在70岁以下的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这表明维持正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
脂肪肝,是心血管病风险增强因素,GLP-1RA或有益!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下简称脂肪肝)和心血管病风险的科学声明。文章指出,脂肪肝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常见、但未被充分诊断和被低估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强因素。另外,在药物治疗方面,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对脂肪肝有轻微改善作用外,还有助于改善血糖、减重,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湖南人民医院研究,心衰患者延长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更多心律失常
慢性心衰患者多易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湖南省人民医院欧柏青、陶贞竹等研究发现,延长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提高各类心律失常检出率,且心衰程度越重,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越易发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NSVT)。室性早搏及NSVT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性猝死危险性增加的信号。【有理想,有担当】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成立青委会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句话,也适合学会工作。在长城会期间,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目前有心衰患者约420万人;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和我国心血管诊疗技术的进步,会有更多的冠心病和心肌病患者存活下来,心力衰竭患者还会大幅度增加。若Lp(a)升高,支架后双抗时间该延长!阜外医院窦克非、丰雷等研究
近期,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牵头发布的Lp(a)与心血管病的科学建议指出,Lp(a)升高是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阜外医院窦克非、丰雷等进行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Lp(a)升高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抗)时间长一点(>1年)更好。杨进刚阜外2023-09-22 14:10:34
0000山西医大一附院:心梗患者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心肌组织灌注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邱晓娜等研究表明,对于行冠脉介入治疗时,血栓负荷较重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血栓抽吸后,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内给药组织灌注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