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速变慢(提示痴呆风险高,ASPREE研究新分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该研究一共纳入16 855例相对健康的老年人,数据来源于在2010~2017年开展的随机临床研究——ASPREE研究。
步行速度除了可预测痴呆风险,还可以预测跌倒、残疾和其他老年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应该与心率、血压、呼吸、体温一样被视为生命体征之一,应对所有老年患者常规评估。
研究者指出,如果患者的步行速度在逐渐减慢,临床医生应想到所有可降低痴呆风险的预防干预措施,包括运动、饮食调节、降压、控制糖尿病和肥胖等。
述评专家强调,该研究显示了步行速度对于评估老年人痴呆风险的临床意义,但临床常规进行步行速度评估存在障碍,存在时间和场地问题。
一项在澳大利亚和美国老年人中开展的队列研究发现,步行速度对于预测痴呆发生风险有重要意义。
所有老年人基线无心血管病、痴呆或躯体残疾,平均年龄为75岁,56%为女士,44.8%接受≥12年教育,每两年评估一次步行速度和认知功能。
[2]Gait and Cognitive Declines in Dementia—Double or Nothing. JAMA Netw Open, 2022, 5(5): e2214654.
对于老年人来说,步行速度减慢且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力下降,可能是评估未来痴呆发生风险的最佳组合。
其次是步行速度减慢 总体认知功能下降者,增幅为21.2倍;步行速度减慢 语言流畅度下降者、步行速度减慢 认知处理速度减慢者的痴呆风险分别增加3.7倍和3.3倍。
[1]Association of Dual Decline in Cognition and Gait Speed With Risk of Dementia in Older Adults. JAMA Netw Open, 2022, 5(5): e2214647.
该研究采用改良简易精神状态量表(3MS)评估总体认知功能,用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试-修订版(HVLT-R)评估记忆力,使用符号数字模态测试(SDMT)评估认知处理速度,采用受控口头词语联想测试(COWAT)评估语言流畅度。
来源:
步行速度减慢定义为:整个研究期间每年步行速度下降≥0.05米/秒。一般人50~60岁起步行速度开始减慢。
多因素校正分析显示,与步行速度和认知功能均正常的老年人相比,步行速度减慢 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未来出现痴呆的风险最高,增幅达23.7倍。
进一步分析显示,与仅包括基线步行速度和认知功能评分的模型相比,纳入步行速度和认知功能评分纵向变化的模型可更好地预测未来痴呆发生风险。
步行速度减慢且认知处理速度或语言流畅度下降的老年人,未来出现痴呆的风险分别高于单纯认知处理速度减慢者(HR=3.3)和语言流畅度下降者(HR=3.8)。
步行速度减慢且总体认知功能或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未来出现痴呆的风险显著高于单纯步行速度减慢者(HR分别为5.5和6.4)、单纯总体认知功能下降者(HR=3.1)、单纯记忆力下降者(HR=3.3)。
地中海饮食 间歇性禁食有益心脏!JACC刊登研究
有一半心血管病死亡是吃出来的,但是怎么吃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篇文章表明,Pesco地中海饮食是有益心血管的理想饮食模式,另外间断性禁食也是心脏健康饮食的一部分。Pesco地中海饮食,在地中海饮食的基础上强调了鱼的摄入,此外还强调使用特级初榨橄榄油代替黄油或其他脂肪。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4:11:28
0000美国研究:常接触农药或有毒金属易患心血管疾病
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在工作中接触农药或有毒金属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研究调查了7404名工人在工作中接触有机溶剂、金属和农药的接触情况。总的来说,6.5%的参与者报告在工作中暴露于有机溶剂,8.5%的参与者接触了有毒金属,4.7%暴露于农药。研究发现,6.1%的受试者至少患有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是最常见(4.3%),其次是脑血管疾病(1.0%)、心力衰竭(0.8%)和房颤(0.7%)。阜外医院糖尿病搭桥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攻略:血糖≥10.0 mmol/L为使用胰岛素阈值
糖尿病患者搭桥,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很重要,不仅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还能提高长期生存率。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陈燕燕、董潇男就此在本刊阐述了几点策略。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控糖目标目前对此尚有争议,但广为接受的是2009年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表的《住院病人血糖控制共识》。该共识建议: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十大要点:不推荐预防性用药
药物性肝损伤,是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之首,也是最常见、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谢雯、赵红结合相关指南就目前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进行了阐述。其中要点如下:1.及时停用可疑的肝损伤药物,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2.在临床实际中,要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氟喹诺酮类再亮红灯:可增主动脉瘤或夹层发生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菌素,之前表明这种药物对骨骼发育有影响,还有研究表明,会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1],而近日一项台湾学者进行的研究[2]再次为此类药物亮起红灯。该研究表明,这类药物会增加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