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房颤消融效果好(阜外医院王靖等研究)
来源:蔡迟,王靖,张妮潇,等.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青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分析.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459-464.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5.002.
近期,阜外医院王靖、蔡迟等研究发现,青年房颤患者单次射频导管消融临床效果较佳,其中阵发性房颤患与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成功率均较高。与中老年房颤患者相比,青年房颤患者更能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中获益,且多数不需二次射频导管消融。
回顾性分析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 358 例房颤患者(≤ 60 岁)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及非青年组(45~60 岁,n=264),比较手术 3 个月后,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的房颤、心房扑动和(或)房性心动过速发作且持续时间大于 30 s 定义为房颤复发。
目前,导管消融治疗已成为房颤一线治疗方式,但其有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 60 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45 岁以下青年房颤患者相关的研究较少 。
肺静脉隔离是大多数青年房颤主要的消融策略,而无需额外基质改良消融,从而避免过度消融,降低并发症发生。本研究青年房颤患者中仅有 1 例(1.1%)出现微量心包积液。
平均随访26.5月,青年组房颤单次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成功率明显高于非青年组(87.2% vs. 75.0%,P=0.030)。青年组中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成功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1% vs. 85.7%,P=0.754)。
既往研究显示,青年(≤45 岁)房颤患者约占房颤患者的 8.2%~15.0%。青年房颤患者发病较早,更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且药物依从性较差,寻求更有效治疗方案的意愿较强。
本研究发现,青年组患者房颤单次射频导管消融效果较好,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窦性心律维持比例约为 87.2%。
本研究中青年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 39.7岁,房颤平均病程较短(15.8±15.6月),左心房内径较小(38.2±5.6 mm),且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较少,CHA2DS2-VASc 评分及 HAS-BLED 评分较低,房扑合并比例较高。
肺血管病右心导管术操作指南发布!阜外医院柳志红牵头
右心导管术是一种将心导管经外周静脉送入右心系统测定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参数的介入技术,广泛应用于肺血管病的诊断、风险评估及治疗效果监测。近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联合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发布了肺血管病右心导管术操作指南,以规范右心导管术在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诊治中的应用。适应证(1)肺动脉高压的定性和定量诊断;(2)筛查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16:290000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马依彤:心梗介入术后院内死亡风险有新评分工具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马依彤等提出评估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死亡风险的评分工具—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联合评分(COL-P评分)。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STEMI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性的强度,且血小板又为联系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桥梁。老人空腹血糖超5.3,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近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WeiLi等对1015位老年人进行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空腹血糖高,或增加轻度认知受损风险。轻度认知受损是介于正常认知到痴呆症的一种中间状态,具有进展到痴呆症较高风险。研究显示,在考虑年龄、教育水平等因素后,空腹血糖升高会增加11.8%的轻度认知受损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6:25:300000每月值5次以上夜班,易患高血压!我国8.5万护士调查
已有不少研究发现,值夜班与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一项基于我国13个城市近8.5万名女性护士的横断面研究表明,值夜班的频率和类型,决定高血压风险的高低。与不值夜班相比,每个月值夜班≤5次不增加高血压风险,但每个月值夜班6~10次和>10次时,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9%和32%。左束支阻滞心衰患者,左束支起搏优于双室再同步化治疗! JACC刊登南京医大一附院邹建刚和阜外医院樊晓寒等RCT研究
对于合并有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心衰患者,目前多个国际心衰和起搏指南建议通过双室起搏(BiVP)实现双室电机械同步化的心脏再同步治疗(BiVP-CRT)。本刊一项Meta分析表明,左束支起搏治疗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有效、安全,可能会成为CRT的一种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