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种健康生活方式(可让糖友延寿,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
与只有0~1个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患者相比,有4~5个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患者全因死亡、因癌症死亡、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分别降低50%、45%、40%、25%。
分析显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能降低上述所有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该研究共纳入2.6万名糖尿病患者,5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不吸烟(从不吸烟或非疾病原因至少戒烟6个月)、不饮酒(从不饮酒、每周饮酒一次或男士和女士每天酒精摄入量分别<30 g和<15 g)、积极运动(运动量处于中位水平或以上)、多吃蔬菜和水果、腰臀比正常(男士和女士分别<0.90和<0.85)。
保持4~5个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对于降低全因死亡、癌症死亡和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价值;血糖达标则更有利于预防全因死亡和微血管并发症;血压达标是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4月23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筠等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的新研究提示,对于中国糖尿病患者,在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死亡等方面,遵循低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血压和血糖达标同等重要。
与血压和血糖均不达标的患者相比,血压和血糖均达标的患者全因死亡、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分别降低51%、42%、49%。
近些年,糖尿病的管理已由以往的单一血糖控制发展为控制血糖、体重、血脂、血压和戒烟等的综合管理理念。
进一步分析显示,对全因死亡预防作用最强的因素是随机血糖达标和积极运动;对癌症死亡预防作用最佳的因素是不喝酒、不吸烟、积极运动;对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预防作用最佳的是血压和血糖达标。
中位随访10.2年期间,糖尿病患者中死亡率及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5%、26.3%、7.9%。
来源:
[1] Low-risk lifestyle and health factors and risk of mortality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2 Apr 23;dgac264.
在该研究中,不足1/6的糖尿病患者保持4~5个健康生活方式因素,仅1/4血压和血糖达标。
两个低风险健康因素即血压达标(<130/80 mmHg)和血糖达标(空腹<8小时和≥8小时,随机血糖分别<10.0 mmol/L和<7.0 mmol/L)。
糖尿病、低学历和吸烟最能导致痴呆!丹麦6万人研究
痴呆症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杀手,并且在过去13年间死亡数增长了62.4%。值得注意的是,多达1/3是可以预防的。而近期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一个人得不得痴呆症,其中最有影响的、并可改善的因素有三个,即糖尿病、低学历和吸烟。研究显示,对于女士而言,糖尿病、吸烟、接受教育程度低是痴呆症发生风险最高的可改善因素;对于男士而言,糖尿病、低体力活动和教育程度低则风险最高。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2:32:00
0000BMJ文章称,<6岁儿童不建议吃感冒药,欧美已禁止
儿童每年约有6~8次感冒,成人则有2~4次。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虽然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但可对工作和上学造成很大影响。BMJ发表的一项研究经过检索Cochrane数据库,发现许多针对普通感冒的非处方(OTC)治疗可以缓解鼻塞症状,如充血、流鼻涕和打喷嚏,但这些治疗的有效性证据有限,且质量低,缺乏明确的指导。杨进刚阜外2023-08-24 18:10:15
0000JACC发表研究:牛了!用鼻腔喷雾剂3分钟内就可搞定室上速
有一种病,突发突止来去如风,严重时也有晕厥甚至猝死风险,这就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什么办法能让其迅速停止?近日,JACC报道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带来了好消息:Etripamil鼻腔喷雾剂在不到3分钟就可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变为正常的窦性心律,不过不同剂量逆转率有所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08-19 05:54:50
0000每周30分公园散步有助远离高血压和抑郁
在脚步匆匆过的日子里,高血压、抑郁就会不知不觉缠上身,而近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每周去公园漫步30分,有助于远离这两种疾病。研究显示,如果每周能够去公园至少亲近大自然30分钟,可减少7%的抑郁患病率和9%的高血压患病率。意大利学者称,先兆子痫孕妇产后会出现心肌肥厚
意大利Udine大学在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高血压协会联合科学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孕期发生先兆性子痫则在分娩后不久就会发生心肌肥厚。研究者发现,与无先兆子痫的孕妇相比,发生先兆子痫的孕妇在产后1个月内出现心肌肥厚的风险升高。而且,在怀孕34周前发生先兆子痫的女性分娩后出现的心肌肥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