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244例冠心病(可找到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阜外医院2,6万余例冠心病研究)
就全国不同地域而言,东部地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最高为0.57%,而中部及西部分别为0.26%以及0.35%。此外,城市高于农村。
阜外医院滕浩波、高岩等发表的一项纳入2.6万余例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发现,我国每244例冠心病患者中,就可筛查出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但其中接受降脂药物治疗者不到七成,且无1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达标。
此外,在35~44岁、45~54岁年龄组,男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高于女性;但55~64岁、65~75岁年龄组,女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高于男性。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专家建议指出,存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风险属于超高危。
研究还发现,冠心病合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中,接受降脂药物的比例为67.0%(仅60%接受他汀治疗),即使接受降脂治疗,无1例患者LDL-C水平达标(<1.8 mmol/L)。
这项研究选择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纳入“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中26732例冠心病患者,参与者年龄在35~75岁,平均61.9岁,男性占57.9%,城里人占46.0%。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提示,在冠心病患者中积极筛查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并进行强化降脂治疗如联合PCSK9抑制剂等降脂新药,有助于降低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显示,在纳入的2.6万余冠心病患者中,识别出109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检出率为0.41%。
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男性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而女性患者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至55~64岁达到最高。
冠心病定义为自报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血管重建病史;早发冠心病定义为确诊时男性<55岁,女性<65岁。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依据《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而在接受降脂药物治疗的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55.7% LDL-C达标,其中接受他汀治疗的达标率为60.4%。
而且,这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72.5%早发冠心病,比例远高于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52.4%)。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建议,对于合并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特殊情况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才能使LDL-C达标。
来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2岁儿童和哺乳期女士禁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水等药品
止咳水,镇痛药……含有可待因的药物很普通很常见,但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特别发布了相关公告,对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证、儿童用药、妊娠女性及哺乳期女性用药等进行了修订。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需注意的要点如下:1.含可待因的药品为处方药,患者因遵医嘱用药,并且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2.12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女性禁用;已知为CYP2D6超快代谢者禁用。房颤合并心衰治疗,正向导管消融模式转变!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在临床中,房颤和心衰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房颤可导致心衰,也可继发于心衰和心肌病。房颤与心衰并存时,中风风险明显增加,治疗相对复杂,预后较差。6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科学声明指出,目前,对于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治疗策略开始向导管消融模式转变。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0:05:17
0000有房颤,要戒酒!美国研究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有大量研究提示饮酒与心房重构和房颤的发生有关。近日,《内科学年鉴》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学者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房颤患者饮酒,在几小时内会诱发房颤发作。饮酒越多,房颤发作风险就越高。Circulation研究提示,起搏器术后应与电子设备保持30厘米之外
每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大小电子设备包围的环境中,而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醒,对于安装起搏器的人要小心了,这些设备造成的电磁干扰会不同程度影响起搏器的功能。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暴露于不同电磁场环境的119位起搏器安装患者进行了分析。这些电磁源包括电线、家用设备、电子设备、电子娱乐设备等。阜外医院吕滨等研究称,做冠脉CT时,个体化应用对比剂效果好
在做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时,血管内对比剂的增强程度会影响对冠脉斑块的诊断。近日,阜外医院放射影像中心吕滨教授等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做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时,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对比剂用量,可以在注射不同浓度对比剂的各种体态患者中,获得一致的对比剂增强效果和成像质量。在这项研究中,接受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所有患者随机注射不同浓度的对比剂,对比剂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