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山大(或心理有问题,和房颤互为因果,JACC子刊综述)
近期,JACC子刊一项综述指出,房颤与心理疾病之互为因果。压力和焦虑常为房颤的诱因,而一旦发生房颤,人也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是一个恶性循环。
一项Meta分析称,工作时间长的人患房颤的风险增加,且与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状态无关。
有焦虑敏感性和消极情感(D型)等人格特征房颤患者,更倾向于有症状。D型人格在房颤人群中非常普遍,这也是一个干预的方向。
来源:,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tress: A 2-Way Street?. 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23 February 2022.
还有研究发现,压力决定了房颤相关症状严重程度,而非房颤负荷、心室率或舒张功能不全等指标。
睡眠呼吸暂停也是公认的房颤风险因素。睡眠呼吸暂停会加剧睡眠碎片化,影响情绪、压力感知和活动。
房颤也会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研究发现,每3例房颤患者中就有1例并发抑郁或焦虑,其发病率与心梗患者相似。房颤患者还有较高比例有心理负担,甚至有自杀意念。
有研究显示,瑜伽可以减压,降低血压,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从而间接减少房颤复发。
一项纳入4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非随机研究称,瑜伽显著减少了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房颤发作,改善了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有消极情绪者的人,房颤发作风险增加5倍,负性情绪尤其是抑郁,与房颤复律和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风险增加有关。
压力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可改变的房颤风险因素,但在房颤管理中支持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的证据有限。
有研究称,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由愤怒或压力引发的房颤发作显著减少,证明了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参与了压力导致房颤的病理机制。
有研究报告,频繁夜间觉醒、失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减少,可预测房颤的发生。一项研究显示,睡眠较好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降低了29%。
压力和负面情绪也会助长酗酒、缺乏运动和不健康饮食等的不良生活方式,继而引起房颤。
之前有研究表明,症状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患者更有可能感觉到压力增加和幸福感降低。症状也可预测12个月的预后,并独立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压力、焦虑和抑郁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在弗明汉后代研究中,愤怒、敌意和紧张等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压力、抑郁和焦虑,可通过激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扰乱自主神经和免疫过程,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或改变人的行为,间接导致了心血管病风险的增加,从而增加高血压、心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多次怀孕及流产者易患心脏病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等报告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最新结果显示,多次怀孕及流产的女士心血管风险较高。研究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与仅怀孕过1次的女性相比,怀孕次数每增加1次,心血管病风险就升高3%,尤其是在吸烟和有高血压史的女性中更加明显。此外,有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和死产史的女性,心血管病风险分别升高4%、4%和7%。如果反复流产,则风险更高。Circulation杂志研究称,评估心血管风险不必检测“坏胆固醇”,只需要查总胆固醇和“好胆固醇”!
近日,Circulation在线发表的一项针对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最新数据分析提示,在用血脂指标对无已知心血管病的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时,仅检测非空腹状态下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就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载脂蛋白(ApoB、ApoA1)水平并无额外的预测价值。BBC:隆胸可干扰心电图记录,制造心脏病假象
近期,一名来自摩纳哥的医生Sok-SithikunBun报告,隆胸时植入的乳房植入物会妨碍心电图检查,导致心脏病假象出现。Bun指出,可能有两种解释:第一,乳房植入物的成分可能阻碍心电信号的传导;第二,乳房植入假体后可能导致心电图胸导联的位置发生了轻微的变化。估计有2.7亿国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Lancet子刊研究估计,全球20亿
近日,北京大学学者发表在Lancet子刊上的一项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59项研究的Meta分析估算,2020年全球有近20亿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该课题组之前发表的中国数据中,2010年30~79岁国人中,估计2亿人(27%)有颈动脉粥样硬化,1.5亿人(20%)有颈动脉斑块;超70%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农村。预计到2020年,有2.7亿国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2亿人有颈动脉斑块。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0:45: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