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悖论,新解,挪威研究称,吸烟者肌钙蛋白低)
吸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心血管风险也高于不吸烟者。但此前有研究发现,与从不吸烟的人相比,当前吸烟者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反而较低。
HUNT研究是一项来自挪威的前瞻性人群研究,一共纳入32 028例无心血管病的成年人,其中45.6%从不吸烟,44.5%既往吸烟,10.1%当前吸烟。
而且,在既往吸烟者中,吸烟总量越大,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越低。
此前多项研究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吸烟悖论”其实并不存在。
而戒烟后,随着时间延长,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又逐渐升高。戒烟30年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可恢复至从不吸烟者的水平。
在既往吸烟者中,吸烟量>10包年者和≤10包年者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分别降低11.7%和7.2%。
CLARIFY稳定性冠心病研究也显示,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当前吸烟者未来5年内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几乎均翻倍。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烟草中的成分可诱导缺血预适应,使心肌更耐受缺血损伤,从而反而起到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
来源:
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所有吸烟者中,随着吸烟量增加,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逐渐下降。吸烟量每增加10包年,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降低3%。
当前吸烟者的平均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低于从不吸烟者(1.33 vs 1.54 ng/L),既往吸烟者的平均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为1.67 ng/L。
例如,阜外医院乔树宾、徐波等发表的PANDA Ⅲ临床研究表明,与戒烟和不吸烟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吸烟的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梗更高。
吸烟量>10包年者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吸烟量≤10包年者,与从不吸烟者相比,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分别降低13.9%和7.8%。
1月8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来自挪威的HUNT研究提示,不光现在吸烟者,既往吸烟者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也低于从不吸烟者。
但在当前吸烟者中,不同吸烟量的人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无明显差别。
当前吸烟者、既往吸烟者戒烟后、从不吸烟者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

[1]Tobacco Consumption and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HUNT Study. J Am Heart Assoc, 8 Jan 2022
但作者指出,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而且该研究并不质疑吸烟的害处,仍然支持尽一切努力去控烟。
在无心血管病的人群中,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是亚临床心肌损伤的敏感标志物,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
2020年JACC发表的一项研究汇总分析10项冠脉介入治疗STEMI患者的随机研究后发现,吸烟的心梗患者之所以短期预后较好,是因为吸烟者相对年轻、心血管危险因素更少而已。
研究者指出,在解释一般人群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时,应考虑吸烟状态。
他们认为,在吸烟者中发现的这个现象,或许可以解释一些研究中发现的“吸烟悖论”,即吸烟的急性心梗患者预后反而更好。
结果显示,从不吸烟者、既往吸烟者、当前吸烟者中,分别有40.5%、35.3%、44.7%的人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检测下限。
JACC 副主编Chandrashekhar:中国仍然十分稀缺高质量心血管影像学文章
昨日,JACC副主编、JACC心血管影像学子刊执行编辑、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Y.Chandrashekhar教授指出,不同国家擅长的研究领域不同,科学正变得越来越合作化及多中心化。编辑以国际视角看待科学健康问题,并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吸引力的文章。当今社会正在向非传染性疾病及慢性疾病社会转变,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阜外医院已经完成大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推动科学研究转化与应用。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5:20:43
0000澳研究称,仅需一个小窍门,节食减肥就能大获成功
可能很多人会发现,长期持续节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而且越往后减肥效果越差。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如果将“持续节食法”换成“间歇节食法”,即先节食一段时间,再恢复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如此循环下去,就能获得更满意的减肥效果。这项由澳大利亚学者开展的研究提示,避免持续节食可能是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关键。中国饮食质量改善幅度全球第四!Nature子刊研究
病从口入,不健康饮食导致了全球26%的“可预防死亡”。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指出,2017年,我国约263万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膳食因素,较2007年增长了38%。保持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是预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方法。阜外医院170万国人数据分析:约10%为心血管病高危,但仅0.6%和2.4%在使用他汀和阿司匹林
据《内科学年鉴》上发表阜外医院牵头的China-PEACE研究170万人的数据显示,中国大约十分之一的35~75岁居民属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但不足3%的人在应用他汀和阿司匹林。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研究将心血管病高危定义为10年心血管病风险超过10%。研究中,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最常见(96.2%),其次是血脂异常(54.9%)、糖尿病(51.6%)和吸烟(29.7%)。呼吁建设肺动脉高压中心!中国肺动脉高压指南发布
近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多学科专家制订的《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正式发布。肺动脉高压是指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检查测定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