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每年都应查心脏,国际共识)
该共识建议,在基线以及此后每年,所有接受放疗的患者都应进行全面的心血管病史询问和体检,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根据CT检查结果评估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性钙化,积极治疗合并的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
另外,这些患者应行颈动脉超声,以筛查是否有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风险较高(根据辐射剂量和心血管风险评估)的患者应在放疗后1年时进行初始评估,此后每3~5年随访评估,这有助于指导预防性治疗的实施。
对于曾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建议在定期常规体检时,听诊有无颈动脉杂音。
头颈部放疗
对于放疗区域包含锁骨下动脉的患者,建议每年检查双臂血压,以筛查有无锁骨下动脉狭窄。
筛查的间隔时间应根据患者的风险而定。至少每年筛查一次是有用的。
对于曾接受腹部或盆腔放疗的患者,建议筛查有无跛行症状,评估足背脉搏,听诊有无主动脉或肾动脉杂音。
该共识指出,冠脉钙化评分是评估心血管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癌症筛查或分期以及计划放疗时,会常规进行CT检查, 这为筛查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指导预防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机会。
对于放疗区域包含锁骨下动脉和(或左乳内动脉)的患者,如行心脏搭桥术,建议术前进行CT血管造影或类似的检查。
如今,由于癌症的检测和治疗手段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得以长期存活。但在癌症幸存者中,死亡的首要原因并非癌症,而已经被心血管病取代。数据显示,癌症患者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
胸部放疗
对于胸部放疗后、心肌病风险增加的患者,建议完成抗癌治疗后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或心脏磁共振检查。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放疗后的心血管疾病预防
对于曾行胸部放疗、确诊为限制性心包炎但初始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行心包切除术。外科手术风险高,但在疾病进展前及时行外科手术可改善病情。
腹部和盆腔放疗
对于曾接受腹部或盆腔放疗、肾功能和(或)全身性高血压恶化的患者,评估辐射性肾病和(或)肾动脉狭窄是有用的。
来源:Cardiovascular Manifestations From Therapeutic Radia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ardio-Oncology Society. JACC: CardioOncology, 2021, 3(3): 360-380.
胸部放疗后做首个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可根据患者的个体风险而定,高风险患者建议在放疗后6~12个月进行。
对于既往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查看CT检查结果来评估是否有冠脉或主动脉钙化,以指导针对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头颈部放疗后患者还应筛查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位变化时的生命体征。

建议放疗后的所有患者定期筛查和积极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
曾行胸部放疗的患者,由于手术风险增加,因此应仔细权衡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段治疗心脏瓣膜病或冠心病的优劣势。通常介入治疗更具优势,尤其是纵隔射线辐射剂量较高或曾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
对于接受纵隔放疗、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基线行心电图和全面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有用的。
对于放疗时心脏处于射线辐射范围的所有患者,建议放疗后5年内进行心电图检查。另外,每5年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NT-proBNP检测是有用的。
因此,建议在不影响癌症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射线辐射。
胸部放疗后患者,既往如无动脉粥样硬化或未进行心血管评估,建议在随访过程中进一步检查冠脉钙化评分、冠脉CT血管造影或功能性负荷试验。建议根据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每5年筛查一次。
该共识强调,当代放疗技术尽可能减少对健康组织的辐射剂量,但在放疗部位,是有心血管风险的。
针对不同放疗部位(头颈部、胸部、腹部和盆腔)的患者,该共识提供了短期和长期心血管疾病筛查指南。
因此,近年来,心脏肿瘤学越来越受关注。
近期,国际心脏肿瘤学会(ICOS)发布首个关于放疗心血管表现的多学科专家共识。
放疗时心脏处于射线辐射范围的所有患者,建议在放疗后5年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有无心包疾病、亚临床心脏瓣膜病、,此后每5年检查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CT尤其非门控CT显示不存在冠脉钙化,不能完全排除冠脉疾病。
放疗是癌症治疗的基石,50%以上的癌症患者接受放疗。放疗会对血管和心脏产生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例如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脏瓣膜、心肌、心包功能障碍。
对于曾行胸部放疗、有舒张性心衰的患者,要考虑是否为限制性心肌病或限制性心包炎。
达格列净延缓肾病研究因“压倒性疗效”提前终止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在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的建议下,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达格列净(安达糖)的DAPA-CKD3期临床试验提前停止,因为该药具有压倒性的疗效(overwhelmingefficacy)。达格列净是第一个在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显示出显著获益的SGLT-2抑制剂。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9:31:26
0000韩雅玲等研究显示,老年中危NSTE-ACS患者入院后72小时内行PCI疗效要好于>72小时
对于老年中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哪一时间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转归更好?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余晓凡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入院后72小时内行要比>72小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MACE)发生率要低。这里的MACE是包括心原性死亡和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在内的复合终点。武汉学者称,有脂肪肝者,要警惕高血压!
高血压,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素疾病。脂肪肝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全球患病率约为25%。新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约49.5%的高血压患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学者在《高血压》杂志发表综述指出,脂肪肝是高血压的新病因。目前欧美临床脂肪肝指南建议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详细的心血管风险筛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