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术后传导阻滞(希浦系统起搏优于传统右室起搏,阜外医院华伟团队研究)
华伟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希浦系统起搏相关临床研究。本研究首次在TAVR术后需要起搏治疗的患者中对比了希浦系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的治疗效果。
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TAVR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患者中右心室起搏(RVP)及希蒲系统起搏(CSP,包括希氏束起搏及左束支起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参数及长期随访结果。
而传统右室起搏可增加此类患者的房颤及心衰风险,希浦系统起搏被认为是目前最为生理性的起搏方式。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中高危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由于主动脉瓣临近心脏传导系统,术中存在传导系统损伤、需要植入起搏器的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希氏束起搏及左束支起搏QRS间期(121.8 ± 8.6 ms及120.2 ± 10.6 ms)显著优于右心室起搏(153.5 ± 6.8 ms)。
近期,阜外医院华伟教授为通讯作者,牛红霞、刘曦、顾敏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比了传统右心室起搏与希浦系统起搏在TAVR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宽了希浦系统起搏的应用场景,为TAVR术后需要起搏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有利于希浦系统起搏的进一步推广。
Hong-Xia Niu, Xi Liu, Min Gu, Xuhua Chen, Chi Cai,Minsi Cai, Shu Zhang, Wei Hua. Conduction System Pacing for Post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Patients: Comparison With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J].Front. Cardiovasc. Med. 8:772548.

来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平均随访15.0 ± 9.1个月,希蒲系统起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优于右心室起搏。
高血压能让人“变傻”:画钟表或作为高血压痴呆风险常规检查
高血压太常见了,很多人或不以为然,而事实上,如果不尽早控制血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5年内痴呆风险就会大增。高血压患者怎么了解自己的认知功能存在障碍?来画一个钟表,用时针分针来指出具体时间吧。简单?看看下属高血压患者画的表,这可是同样依据医生指示画出的3点40分:图1不同程度认知障碍高血压患者的画钟试验结果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53:00
0000北大人民医院朱天刚等研究发现,正常人心室收缩顺序存在显著差异
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衰患者并非均能从中获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天刚、刘冬月等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的研究提示,正常人群收缩期的心室机械做功顺序存在着显著差异,或是目前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的原因之一。该研究显示,健康人群的左、右心室收缩期做功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收缩期做功顺序因人而异,但舒张期做功顺序,右心室始终在前。网约车司机心血管病风险更高!JAMA子刊文章
当今社会,零工经济(GigEconomy)成新趋势!零工经济指的是用时间短、灵活的工作形式,取代传统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自由职业司机也算其中的一种。JAMA子刊发布的一篇题为《零工经济是健康的新社会决定因素》的观点文章指出,自由职业司机面临心血管疾病高风险。自由职业司机是零工经济的旗舰行业,无论是客运、本地配送还是长途卡车运输。全世界有390多万优步司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阜外医院近4000例房缺封堵经验:8人发生心脏穿孔或磨蚀,1人死亡
阜外医院朱振辉、邢佳怡等采用超声心动图分析了近400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现严重并发症包括封堵器脱落、心脏穿孔/磨蚀,发生率极低但危害大,常见并发症包括心包积液和残余分流,发生率低且预后好。本组病例中,封堵器脱落发生率为0.2%。8例患者均急诊转外科修补治疗。心脏穿孔/磨蚀事件发生率为0.2%,共8例,其中主动脉窦-右心房瘘1例(0.03%),经皮封堵治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