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LDL(C超2,6就该降,JAMA子刊研究称降脂门槛太高)
研究显示,不管中年时LDL-C水平如何,累积暴露的LDL-C水平(mg/dl×年)与冠心病风险线性相关。
不到70 nm的LDL-C和载脂蛋白B等可以自由穿过内皮细胞膜屏障,并与细胞外结构如蛋白多糖等作用,持续“呆”在细胞基质中。滞留在动脉壁的LDL-C颗粒氧化后导致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述评专家认为,当前指南推迟了LDL-C轻中度升高的年轻人群的治疗,仅错过了很重要的预防冠心病的时机,而且不必要地让这种升高的风险累积了多年。
近期,心血管界泰斗,92岁高龄的Eugene Braunwald教授也认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负担,可用“胆固醇年”或“LDL-C年”来表示。
中国也有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LDL-C 的累积暴露时间有关。
而且,如果以时间加权平均LDL-C水平来评估,则冠心病风险在LDL-C为100 mg/dl(2.6 mmol/L)时即开始增加,低于当前的治疗门槛。
[1] Zhang Y, Pletcher MJ, Vittinghoff E,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umulat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Exposure During Young Adulthood and Middle Ag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JAMA Cardiol. 2021Sep 22.
此外,从生物学机制而言,也支持一个人的动脉粥样负荷与LDL-C暴露时间相关。
当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管理模式或许需要转变。
近日,发表在JAMA心脏子刊上的一项1.8万人的研究提示,年轻时即维持较低的LDL-C水平,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来源:
[2] Braunwald E. How to live to 100 before developing 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suggestion. Eur Heart J. 2021 Aug 6.
作者指出,当前指南推荐他汀治疗,多基于10年心血管病风险,而不是基于整个生命周期的风险。
识别易损斑块,再受质疑!欧洲心脏杂志评述PROSPECT II研究
近红外光谱(NIRS)和血管内超声(IVUS)可识别易损斑块。近期,柳叶刀发表的PROSPECTII研究显示,对于没有显著狭窄的非罪犯冠脉病变,二者联合可检测出脂质含量高和斑块负荷重的高危病变,有高危斑块的患者4年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2%。但欧洲心脏病杂志针对该研究发表的述评指出,该研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术中识别非罪犯血管的易损斑块得不偿失,对待高危患者,应加强二级预防。美国研究:动一动,即使1分钟也能降低久坐不动的危害
每日多坐1小时,冠脉钙化风险增加12%;每日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得糖尿病的可能性就增加9.2%;久坐,死亡风险增加24%,心血管死亡增加17%,癌症风险增加13%;习惯坐着不动的女士,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升高1.4倍;久坐不动每周超过20小时,男子精子数量减低44%;每日久坐增加80分钟,慢性肾病风险增加20%;久坐不动=携带痴呆基因“APOEe4”肌少症增心血管病风险!西安交大一附院研究
肌少症是一种严重的老年综合征,以骨骼肌量的减少,肌力低下和/或身体机能低下为特征,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发表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群肌少症提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卒中)风险高。有研究表明,亚洲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6.8%~25.7%不等。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提出,60或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是肌少症的高危人群。男士喝酒殃及子女!湘雅研究称:男士孕前3月饮酒,孩子易患先心病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JiabiQin等对55项研究进行分析就表明:戒酒很重要,不论父母,在怀孕前后三个月饮酒均会增加胎儿得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尤其是父亲。研究显示,与滴酒不沾者相比,如果在此期间娃爹饮酒,娃患先心病风险增加44%;娃妈饮酒,风险增加16%。如果在此期间豪饮的话,更坏事:娃爹会增加该娃52%的先天性缺陷风险,娃妈会增加16%的风险。这里的豪饮定义为每次5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