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房低电压区(提示后复发风险高,大连医大二院房颤射频消融研究)
导管消融房颤患者控制节律的一线治疗,但患者术后仍有一定复发风险。
此外,亚组分析显示左心房低电压区定义、房颤类型、电压标测与消融顺序以及电压标测时心律均不会改变左心房低电压区对房颤复发的影响。
而且,在考虑了年龄、左心房大小等其他危险因素后,左心房低电压区仍为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者指出,应加强对左心房低电压患者的导管消融术后管理。
对左心房低电压去消融是否可增加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
这项研究共对11项研究1832例房颤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患者平均年龄59.6岁,随访期间有441例复发房颤。
房颤与心肌纤维化互为因果,临床上常通过心脏磁共振的钆延迟显像来评估心房肌纤维化的程度,最近有研究表明电解剖标测系统测得的左心房低电压与心脏磁共振的钆延迟显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东辉、陶依娆等进行的研究发现,导管消融术中电压标测显示的左心房低电压区可增加术后复发风险(HR=2.13,95%CI:1.59~2.86)。
目前,不同研究对低电压区振幅的截断值仍未完全统一,但多数研究普遍认为双极标测电压在 0.5 mV 以下为低电压区。
不同研究结果不同,这个问题尚存争议。
0000
相关推荐
高血压机制性别差异:女性每搏输出量可解释55%收缩压变化,男性仅35%
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研究者发表研究称,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指出,影响血压的主要三个因素有心率、每搏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对于女性来讲,每搏输出量是血压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在男性中,血管阻力是血压的主要决定因素。他们发现,对于女性,每搏输出量可解释55%的收缩压的变化,而对于男性,仅为35%。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欧洲心脏杂志23.4分心血管称王,Circulation和JACC分别为18.9分和16.8分
近日,汤森路透公布了最新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胡盛寿:外科是心衰治疗的未来主战场
近20年来,尽管心衰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现有药物并不能逆转心肌重构,单纯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无症状的左心室功能严重减退(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1年死亡率可高达50%。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为本刊撰写述评中指出,利用外科治疗手段来逆转心室重构,辅助甚至替代受损心脏的功能,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将成为心衰治疗的未来主战场。美国学者称,指南有专业倾向性和逐利性,可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近期,加拿大医学会杂志刊登了纽约康纳尔大学SunitaSah撰写的一篇述评文章。文章指出,医生所应用的指南更有可能让医生更多地提供医疗服务,并加剧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最终导致医疗费用增加。Sunita在英工作多年。当她来到美国时,她注意到,尽管基于相同的医学证据,英国的乳腺和结肠癌筛查等指南与美国的指南大不相同。【精彩病例】席汉氏综合征导致的尖端扭转型室速
席汉氏综合征是女性因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低血压休克导致肥大增生的垂体缺血坏死,从而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特征性表现为产后无乳、贫血,出现闭经、毛发脱落、性征退化、皮肤干燥、色素沉着、乏力和虚弱等症状。患者如果未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替代治疗,腺垂体功能急性丧失有致死的风险,幸存者需终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2:47: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