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0射线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安全可行!北京儿童医院研究:不适合者可小切口手术
近期,北京儿童医院叶赞凯等在我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及经胸封堵儿童动脉导管未闭这两种方式都是安全可行的。
经皮介入封堵术结果更美观,创伤较少,住院时间较短,而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更适合那些年龄小、导管粗大不适合经皮封堵的患儿。

研究者指出,动脉导管未闭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是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新型手术方式,适合于治疗绝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患者。
经皮介入封堵术一经引入国内,便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目前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方式。现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已经获得认同并广泛开展,开启了无 X 线损伤的时代。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也越来越成熟。
总体上,经皮介入封堵术与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相比较,操作简单、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但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和经皮介入封堵术相比,不受患者体重、年龄、外周血管条件等条件,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病理解剖适应证等限制。
该研究选择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3 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 45 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其中25 例行经皮介入封堵术,20 例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循左胸胸骨旁微创入路。
两组患儿手术后封堵即刻成功率 100%。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术中失血量较多,手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更长,但总住院费用较少。
3 个月及 12 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的封堵成功率均为 100%,未出现并发症和死亡。
来源:叶赞凯,李志强,伊寒露,等.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经皮及经胸封堵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990-99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1
相关推荐
【ACC病例讨论】严重高脂血症青年“不喜欢服用他汀的感觉”酿恶果
一位37岁的青年白人男子来门诊就诊。该患者18岁的时候诊断为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他父亲42岁的时候死于大面积心肌梗死。他有两个叔叔先后在39岁和45岁时猝死。那时(18岁明确诊断时)他的LDL-C是13.71mmol/L(530mg/dl),他开始服用他汀,医生建议他采用血浆分离术治疗方案。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54:28
0000四种不健康行为让近一亿中国人少活一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报告,在2010年,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这四种不良生活方式,让9428万中国人平均少活了一年。作者指出,中国经历了30余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陈韵岱团队公布BRIC-ACS研究:BARC≥2的PCI出院后出血预后差,BRIC-ACS评分有助评估出血风险
冠心病患者置入支架后给予至少1年的双抗治疗,如何更好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出院后出血风险?近日,在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年度科学会议(SCAI2019)上,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等进行的BRIC-ACS研究显示,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BARC≥2的PCI出院后出血与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较高相关,BRIC-ACS评分可助一臂之力。血红蛋白低,表明代谢更好?!芬兰研究
芬兰奥卢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血红蛋白低一点,或有助于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研究发现,血红蛋白水平的个体差异与成年时代谢健康密切相关。血红蛋白水平正常低值与更低的体重指数、更好的糖耐量、血压等代谢指标以及更低炎症负荷相关。研究者认为,血红蛋白水平是衡量机体携氧能力的较好指标,轻度缺氧会激活低氧诱导因子(HIT)。这种现象可能与机体对低氧环境的反应有关,比如高海拔训练中的耐力运动员就会如此。不同心肌病,心脏血栓分布不同!阜外研究
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以血栓栓塞事件为最初表现,而心内血栓是栓塞事件的重要原因。那么这些合并的心内血栓有何特点?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以血栓栓塞事件为最初表现,而心内血栓是栓塞事件的重要原因。那么这些合并的心内血栓有何特点?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翟玫等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合并心内血栓分布特点呈一定规律性,左心室是发生血栓最常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