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就打这种药(能长命百岁,92岁医学泰斗Braunwald为降脂新药站台)
降低LDL-C,PCSK9抑制剂风头正劲,但半衰期相对较短,许多人需要每 2 周或每 4 周皮下注射一次,这个如果终生注射,或会影响长期依从性,另外也较贵。
其中绿色的A线代表一个人平均LDL-C为100 mg/dl,到70岁时达到发生心血管病的界值。
通过每年注射一次inclisiran,年均 LDL-C水平会比基线低40%。
开滦研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多次查“坏胆固醇”都很高,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最高。
心血管界泰斗,92岁高龄的Eugene Braunwald教授在《欧洲心脏杂志》提出的问题是,如何长命百岁?
2020 年,欧洲批准了Inclisiran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血脂异常。FDA 也正在考虑其适应证。
红色的B线代表LDL-C在200 mg/dl的未经治疗的家族性杂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35岁即达到了上述心血管病界值。
Horton等认为,当累积的 LDL-C年负担(以毫克-年或克-年表示)达到阈值时,发生心血管病的可能性将会很高,如下图所示。
ORION 临床开发计划系列研究,证明inclisiran 在正常人、心血管病患者以及家族性和其他形式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安全、有效,耐受性较好。
Braunwald教授对inclisiran寄予厚望,该药物半衰期长达约300天。对于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每半年注射一次能降低约 50 mg/dl 的LDL-C。
[1]Braunwald E.How to live to 100 before developing 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suggestion. Eur Heart J. 2021 Aug 6: ehab532. doi: 10.1093/eurheartj/ehab532.
Braunwald教授建议,对于A线代表的人群,从30岁开始,每年注射一次inclisiran,这样 LDL-C 将从 100 mg/dl降至 60 mg/dl(C 线),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负荷的进展速度,当到心血管病界值的时候,也已百岁了。
不过,但新药inclisiran也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随后数十年治疗过程中LDL-C水平也可能有变化。
Braunwald教授表示,如果就像衡量吸烟量可采用“年×包”一样,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负担,也可用“胆固醇年”或“LDL-C 年”来表示。
来源:
尽管如此,Braunwald教授认为这个建议合理。
Braunwald教授表示,延迟心血管病临床发作的阈值,应该是越早使用inclisiran越好。
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血液LDL-C 的水平及其累积暴露时间有关。
如果每年打一针inclisiran, LDL-C 水平会在注射后约 2个月降到最低,随后逐渐回升,在下一次注射即年底时还降低20% 。
他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最常见的死因,要想长寿,就要把降脂这条路走到底。
武阳丰等在Circulation撰文评述中国健康困境:仅将问题停留在改进医疗体系远远不够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歌对于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因为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经济的腾飞开始了。而经济的发展,也变迁了国人的生活。替格瑞洛应联合50 mg阿司匹林?阜外医院颜红兵等研究称,出血风险更低,心血管事件未增加
中国医院科学院阜外医院颜红兵团队研究称,替格瑞洛联合极低剂量阿司匹林(50mg)出血风险更低,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无显著差异。研究比较了替格瑞洛联合75-100mg阿司匹林(n=744)和联合50mg阿司匹林(n=322)的远期预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连发三文“数落”≥70岁健康老人吃阿司匹林危害:增加死亡风险、未延长寿命、未能预防心血管病、出血风险增加
老龄化严峻形势。对于没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每日吃小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病靠谱吗?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ASPREE”的研究得出了几个出人意外的结论,并罕见的一期上线了该研究的三篇分析文章。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6:01:500000中国呼吸睡眠暂停指南:建议睡觉时改变体位,手术不应作为一线治疗
睡觉打鼾,白日思睡,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OSA)对心脑血管等多器官多系统危害大,怎么更好诊疗?近期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指南。要点见下:1、诊断标准要满足下述(AB)或C。痴呆该从中年开始预防!欧洲心脏杂志研究提出预测图谱
全球有超过4000万人患有痴呆症,估计每年相关医疗费用1万亿美元。由于人口老龄化,痴呆症患者数量预计将每20年翻一番。近期,《欧洲心脏杂志》一项丹麦研究对超过6万人进行了25年追踪,发现痴呆的最强预测因素为老龄、教育程度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和遗传因素(载脂蛋白E基因型和GWAS风险等位基因)。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3:52: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