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8

我国房颤伴脑梗患者(出院时仅四成抗凝,王拥军等1430家医院分析)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2:20:120

华法林时处方最多的药物,应用率为24.2%,第三四分位由2015年的5.8%上升至20.7%。

出院时,41.2%的患者处方口服抗凝药,应用率第三四分位由2015年的23.2%上升至47.1%。

[1]Assessment of Trends in Guideline-Based Oral Anticoagulant Prescription for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hina. JAMA Netw Open. 2021, 4(7): e2118816.

因此,研究者认为,我国需要开展更多的项目来教育医生和患者,以确保有适应证的患者用上口服抗凝药,尤其是新型抗凝药。

在该研究中, 13.4%的患者至少有一项口服抗凝药的禁忌证,其中最常见的为出血风险(8.4%),其次是家庭成员或患者意愿(4.5%)以及绝症(0.7%)。

该研究于2015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从参加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1430家医院中,纳入 66046例房颤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两个队列进行入院分析和出院分析。

进一步分析显示,老年人、教育程度低、收入较低、有新农合医保、之前用抗血小板药物、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外周动脉疾病、在二级医院住院或华中地区医院,出院时处方口服抗凝药的可能性较低。

入院前,这些患者中仅17.6%应用口服抗凝药,应用率第三四分位由2015年的14.3%增至2019年的21.1%。

而在49531例有抗凝适应证的出院患者中,52.5%为男士,平均年龄73.4岁。

研究者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房颤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的应用率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主要是因为华法林应用增加,而非新型口服抗凝药。

研究者发现,口服抗凝药的禁忌证中,最常考虑的是出血风险。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等发表在JAMA网络开放子刊上的一项多中心质量改善研究显示,在我国入院时合并房颤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不足1/5应用口服抗凝药,出院时也仅41%处方了口服抗凝药。

根据心内科进行的中国房颤质控报告1万多例患者中,我国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不足50%,抗凝药处方不到60%,出血风险评估不到40%。

来源:

研究者指出,由于不处方口服抗凝药的最常见原因是害怕出血,因此,医务人员需广泛加强患者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应用口服抗凝药的获益和风险。

在不同的医院,口服抗凝药的处方率存在很大差异,最低为0%,最高为95%。

在35767例入院时合并房颤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女士占52.5%,平均年龄75.5岁,中位CHA2DS2-VASc评分为4分。

而既往诊断房颤以及曾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的患者,出院时处方口服抗凝药的可能性较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