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i成心衰核心用药(ESC新指南抢鲜看)
此外,对于尽管应用了 ACEI 或 ARNI、β 受体阻滞剂和 MRA 治疗,但心衰恶化的特定患者,可考虑应用维立西呱,以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风险(IIb 类,证据水平 B)。
[1]Steve Stiles. HF MedCornucopia at Center Stage in Upcoming ESC Guideline: Preview. Medcape. July 27, 2021.
指南目前推荐,筛查和治疗任何潜在的疾病和合并症,并针对充血使用利尿剂。
HFpEF的临床管理:期待EMPEROR-Preserved试验
这份新指南共由29位专家和两位患者共同参与制订。
前不久,中国专家建议也指出,对于收缩性心衰,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SGLT2i均可作为心衰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
具体用药顺序,则需考虑患者具体情况,比如是否存在高血压、低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
其他药物治疗可个体化实施,比如充血患者使用袢利尿剂,缺铁性贫血患者使用铁剂等,以及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房颤或冠脉疾病应用其他药物。
对于抗癌治疗后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优选卡维地洛)和ACEI(IIa 类,B 级证据);
所有心衰患者都应定期筛查贫血,以及是否为缺铁性贫血(I 类推荐,C 级证据);
首先,指南既定目标是让所有心衰患者尽快、尽可能、尽安全用上RAS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ARNI)、β 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MRA),以及新晋的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
新指南支持新晋的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作为核心治疗药物之一,这主要基于DAPA-HF 试验和 EMPEROR-Reduced 试验。
对使用心脏毒性药物化疗或可能化疗有心脏毒性风险的癌症患者,在癌症治疗前进行全面的心血管评估(I 类,C 级证据);
推荐SGLT2i用于心血管风险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HFrEF患者,以降低心衰住院、终末期肾病、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I 类,A级证据);
新指南还推出了基于不同表型心衰患者的治疗,涉及到合并症以及鲜少心衰患者中流行的病症:
对于NYHA心功能 II~ IV级的HFmrEF患者,新指南建议,对于充血患者应用利尿解缓解症状和体征(I 类,C 级证据);可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MRA或或沙库巴曲/缬沙坦,以降低心衰住院和死亡的风险(IIb 类,C 级证据)。
基于不同表型心衰患者的治疗
HFrEF的临床管理:SGLT2i列入核心药物
其他建议用于特定患者,比如伊伐布雷定用于静息心率快且β 受体阻滞剂禁忌的窦性心律患者。
HFmrEF的临床管理翻新多
对于合并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时,不论是遗传型还是野生型,均可用氯苯唑酸软胶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住院及死亡率(I 类,B 级证据)。
新指南对于HFpEF 的治疗没啥新鲜事儿,不过之后发布的 EMPEROR-Preserved试验结果可能会翻出新花样。
对于有缺铁性贫血症状且LVEF≤45%的心衰患者,考虑静脉予以羧基麦芽糖铁补铁,以改善症状和运动能力(IIa 类,A 级证据);对于近期因缺铁而入院且 LVEF <50%的患者也应静脉补铁,以降低心衰住院风险(IIa 类,B 级证据)。
如何更好地将新药和传统药物结合应用到临床,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即将发表的心衰管理指南的目标。
其中RAS 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MRA和SGLT2i(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均被推荐应用以降低心衰住院和死亡(I 类,证据水平 A) ,
ARNI推荐替代RAS 抑制剂,以降低心衰住院或死亡风险(I 类,B 级证据) 。
来源:
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新指南定义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即包括了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定义LVEF为41~49%;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 )LVEF≥50%,且伴有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或左心室充盈压升高(包括利钠肽水平升高)相关的结构或功能异常。
有这五类心血管病的人,该筛查衰弱!欧洲十二个学术组织共识
7月13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律协会等11个欧洲心脏病学会下属学术组织与欧洲心血管初级保健学会联合发表共识,阐述了衰弱的定义、评估、意义和管理方案。共识指出,衰弱、多病共存、失能是三种不同的情况,均与衰老有关,且在很大程度上有重叠。衰弱定义为:人体多方面、多系统功能储备下降,机体易损性增加,对抗应激和急性不良事件的能力减退。多病共存是指:同一个人同时存在至少两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做支架前该不该停抗凝药?JACC子刊瑞典研究
对于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需要介入治疗是否要停用抗凝药,国际指南对此推荐不一。近日,JACC子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提示,对于这类患者,维持抗凝药治疗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并且还缩短住院时间。研究数据显示,停用或不停用抗凝药,调整后120天的出血风险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和缺血性事件)没有显著差异。阜外学者:颈动脉放支架者要小心低血压
阜外医院蒋雄京等研究发现,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51.8%,高血压、双侧颈动脉支架术和颈动脉分叉部病变患者容易发生持续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其中低血压发生率高达39.4%,另外,高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分别为3.5%和22.4%。中国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公布,适合我国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近期,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了《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75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该共识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针对75岁以上人群,该共识的主要建议如下:1、阿司匹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哈佛大学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家庭聚集性
心脏健康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和体育活动少,看似是个人问题,但对于已婚人群来说,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夫妻双方是互相影响的。近期,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估了5364对夫妻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行为,发现对大多数夫妻来说,两个成员要么都属于理想水平,要么都属于非理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