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气污染相关死亡率降低61%!柳叶刀子刊发表CDC周脉耕等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病中心周脉耕团队与美国、加拿大学者在Lancet Planetary Health杂志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从1990年至2017年,我国空气污染相关的年龄标化死亡率降低了60.6%,主要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减少(85.4%),其次是大气PM2.5污染的减少(12%)。
分析显示,2017年全国人群加权的平均PM2.5浓度为52.7 μg/m3,较1990年(57.8 μg/m3)降低了9%,但PM2.5浓度仍然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标准(10 μg/m3)。
81%的国人仍生活在PM2.5浓度超过35 μg/m3(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最松目标)的环境中。其中,北京、天津、河南的年均PM2.5浓度最高。

2017年我国人群加权的PM2.5浓度
2011~2013年我国PM2.5浓度最高,随后开始下降。
2017年,全国32.2%的人口使用固体燃料(煤炭等)做饭,远低于1990年(84.4%);其中甘肃最高(54.1%),上海最低(4.9%)。
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是北京,最低的是中国澳门。
据研究者估算,2017年我国因空气污染死亡的人数达124万,其中85.2万人死于大气PM2.5污染,27.1万人死于室内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空气污染,17.8万人死于大气臭氧污染。
2017年我国空气污染导致的年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和过早死亡损伤的寿命年之和)率为1513.1/10万,男士高于女士(1839.8/10万vs 1198.3/10万)。
但过去28年内,我国有12个省级行政区归因于空气污染的死亡率呈增加趋势。
2017年,全国6.9%的DALY由空气污染所致。在因慢阻肺、下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癌、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导致的DALY中,分别有40%、35.6%、26.1%、25.8%、19.5%归因于空气污染。
研究者发现,在全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空气污染导致的DALY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其中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的DALY率和死亡率最低的是中国香港(分别为482.3/10万和21.4/10万),最高的是新疆(分别为1725.5/10万和73.7/10万)。
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DALY率和死亡率最低的是上海(分别为18.7/10万和0.8/10万),最高的是西藏(分别为1339.5/10万和75.8/10万)。
如果2017年我国的空气污染物水平低于影响健康的最低水平,那么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延长1.25年,其中0.84年得益于大气PM2.5水平的降低,0.26年得益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减少。
新疆人从空气污染水平降低中的获益最明显,人均寿命将延长1.65年,中国香港获益最小,人均预期寿命仅延长0.73年。

2017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空气污染水平若低于风险暴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变化
研究者强调,过去28年我国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率下降,主要是室内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空气污染明显减少,而2013年至2017年我国PM2.5污染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降幅为9%),与我国2013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行动有关。
作者认为,我国应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减少空气污染对长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健康的影响。
来源:Peng Yin, et al.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deaths, disease burden, and life expectancy across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n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Lancet Planet Health, August 17,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尿酸应<360 µmol/L,别嘌醇是降尿酸一线用药!欧洲高尿酸血症共识
每5个人中就有1人尿酸高,近些年来,尿酸高的人越来越多。尿酸高的人,发生冠心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房颤、脂肪肝风险增加。开滦研究对1.8万余名老年男士进行9年随访后发现,尿酸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学者还发现,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呈剂量关系,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µmol/L,男性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4.8%,女性增加12.4%,即使在尿酸不到420µmol/L的人群中。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7:16:36
0000西班牙研究称:受教育程度越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高,吸烟是主因
西班牙马德里拉巴斯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教育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似乎是由是否吸烟以及吸烟量决定的。该研究中,在校正年龄、性别和收入后,与上过大学的人相比,没上过大学的人患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46%。教育水平与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超过70%的可归因于生活方式因素,吸烟的影响最大,而饮食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美国近三成心血管病患者仍在吸烟!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研究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尽管96%的心血管病患者知道吸烟有害,但仍有近三分之一在吸烟。研究人员回顾了全国烟草与健康人口评估研究中有心脏病发作、心衰、中风或其他心脏病病史的2615例患者,其在4~5年的时间里完成了4次调查。2013~2014年首次调查时,有近三分之一(28.9%)的患者在吸烟,包括香烟、雪茄和电子烟等。许多人还使用多种烟草制品。克利夫兰眼中的2019十大医学创新:癌症、神经病变未来治愈或不是梦
一年又到岁尾,在崭新的2019年,医学领域会有哪些激动人心的变革创新?10月24日,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Clinic)在2018医疗创新峰会上发布了它眼中的未来十大医学创新。10.基于RNA的治疗方法:癌症、神经病变未来治愈或不是梦杨进刚阜外2023-08-24 18:10:19
0000冠心病单药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败走麦城!Meta分析
抗血小板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的重要二级预防措施。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指南建议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达到推荐疗程后,继续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目前临床实践中多选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月21日,一项Meta分析提示,与阿司匹林相比,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用于心血管病二级预防,可显著降低血栓事件发生风险,同时并不会增加出血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5 09:16:4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