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减重被忽视(欧洲29国研究)
而在之后16个月,入院时肥胖的患者86%依旧肥胖,还有14%超重患者却变成肥胖患者。其中年轻女性尤其受到体重困扰,55岁以下近半都肥胖。
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值)≥30,超重定义为体重指数在25~30。
患者因心血管事件首次或再发入院时,34.9%肥胖,46%为超重。对减重有所建议的患者,一半被建议遵循心脏预防和康复计划;不到2/3的肥胖患者被建议遵循饮食指南或定期体育锻炼。
来源:
一项韩国研究对10万余名男士追踪8年的结果显示,即便戒烟后腰粗肚大,三高作乱,但和不戒烟的人相比,心梗的风险可是降低了67%,脑卒中的风险也降低了25%。
事实上,对于超重或肥胖冠心病患者,减重有助于改善血压、血脂以及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以降低心血管事件,这是被指南强烈推荐的。
研究者还注意到,体重增加与戒烟明显相关,戒烟后患者平均增加1.8 kg体重,而没有戒烟者长了0.4 kg的“肉”。
研究还显示,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对减重正向影响,与增重至少5%的患者相比,减重至少5%的人油、糖摄入频率明显减少,果蔬及鱼吃得明显频繁,体育锻炼也更为规律,并多参加了心脏康复和预防计划,遵循了相关饮食建议。
除了“三高”有良好改变外,减重的患者体力更为充沛,精神面貌更佳。
这项研究对EUROASPIRE IV(2012~2013)和EUROASPIRE V (2016~2017)两项试验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其中共分析了29个国家及地区10507例冠心病患者,24.8%为女性,因心血管入院平均年龄为62.5岁。患者因心血管事件住院后 6~24 个月后接受了随访(平均间隔16个月)。
研究还发现,那些心血管事件入院治疗时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在减重至少5%后,血压、血脂以及之前未能确诊的糖尿病比例均较增重至少5%的患者明显降低,尽管降压药和调脂药都一样服药。
而且,就东亚人而言,相关研究显示,戒烟者差不多在半年内都要胖个2 kg左右,欧美人就变得更胖了。
不过很多研究表明,戒烟后变胖,并不白戒。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因心血管事件入院治疗时,不到20%的人体重保持正常范围。
[2]Kim K, Park SM, Lee K. Weight gain after smoking cessation does not modify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evidence from a cohort study of men. Eur Heart J. 2018;39(17):1523-1531.
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子刊的一项对万余冠心病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体重管理成了临床管理“死角”。
“似乎没有医生认为肥胖是个严重的问题,这个死角需要关注,并需要给患者建议明确的个人体重控制目标。”研究者表示。
[1] De Bacquer D, Jennings CS, Mirrakhimov E, et al. Potential for optimizing management ofobesity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ur Heart J Qual Care Clin Outcomes. 2021 Jul 27
让人遗憾的是,超出1/3的肥胖患者表示,并未接受到任何有关体力活动或营养方面的建议;约1/5患者称,没人告知体重已经超标。
怎样鉴别TakoSTubo心肌病与ST段抬高型心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榕翀、梁滨等对比发现,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相比,心电图以ST段抬高为特征的TakoSTubo心肌病患者发病前多伴精神或躯体应激因素,且QTc间期显著延长,T波倒置分布更加广泛。在这项研究中,1042例初诊为急性前壁STEMI患者中,最终有1.06%确诊为TakoSTubo心肌病。对抗败血症,钙拮抗剂竟能使生存率增加一倍?
作为降压药物和抗心绞痛药物,钙拮抗剂在临床应用广泛。近期公布的两项研究发现了这类药物的新用途:对抗败血症!其中一项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纳入1060例败血症患者,评估钙拮抗剂是否对他们有效。结果发现,服用钙拮抗剂的人30天生存率增加一倍。另外一项发表在《美国治疗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则对2000余例肺炎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服用钙拮抗剂者进展至败血症的风险降低一半。JAMA刊文称,中国有糖尿病的人短寿9年,农村患者因肾病死亡风险增17倍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糖尿病大国。1月17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发的一项最新研究提示,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比没有糖尿病的人将缩短9年,其中农村地区患者缩短10年,城市患者缩短8年。该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53岁,平均患病时间为6年。该研究估算,如果在50岁时患糖尿病,其随后25年(即到75岁)的累积死亡率将由38%增加到69%,相当于折寿9年。打乒乓球能改善帕金森手颤!日本研究
“我的手经常发抖,越是不动越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动的时候也抖得厉害,睡着了就不抖了。”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会这样说。除了静止性震颤,患者还可出现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平衡差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怎样改变?近日一项日本研究发现,中轻度帕金森病患者打打乒乓球,可明显改善这些症状。北大人民医院学者揭秘左右心室做功顺序:收缩期因人而异,舒张期右心室始终在前
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者在本刊发文报告,在健康人群中利用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到,左、右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做功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收缩期做功顺序因人而异,但舒张期右心室做功始终早于左心室。根据这一发现,研究者认为,“根据正常状态下心室间机械做功的顺序优化起搏器程控参数,选择优化舒张期心脏做功顺序,可能是未来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参数优化的终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