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减重被忽视(欧洲29国研究)
[1] De Bacquer D, Jennings CS, Mirrakhimov E, et al. Potential for optimizing management ofobesity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ur Heart J Qual Care Clin Outcomes. 2021 Jul 27
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因心血管事件入院治疗时,不到20%的人体重保持正常范围。
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值)≥30,超重定义为体重指数在25~30。
来源:
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子刊的一项对万余冠心病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体重管理成了临床管理“死角”。
除了“三高”有良好改变外,减重的患者体力更为充沛,精神面貌更佳。
不过很多研究表明,戒烟后变胖,并不白戒。
研究还显示,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对减重正向影响,与增重至少5%的患者相比,减重至少5%的人油、糖摄入频率明显减少,果蔬及鱼吃得明显频繁,体育锻炼也更为规律,并多参加了心脏康复和预防计划,遵循了相关饮食建议。
而且,就东亚人而言,相关研究显示,戒烟者差不多在半年内都要胖个2 kg左右,欧美人就变得更胖了。
一项韩国研究对10万余名男士追踪8年的结果显示,即便戒烟后腰粗肚大,三高作乱,但和不戒烟的人相比,心梗的风险可是降低了67%,脑卒中的风险也降低了25%。
研究还发现,那些心血管事件入院治疗时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在减重至少5%后,血压、血脂以及之前未能确诊的糖尿病比例均较增重至少5%的患者明显降低,尽管降压药和调脂药都一样服药。
患者因心血管事件首次或再发入院时,34.9%肥胖,46%为超重。对减重有所建议的患者,一半被建议遵循心脏预防和康复计划;不到2/3的肥胖患者被建议遵循饮食指南或定期体育锻炼。
“似乎没有医生认为肥胖是个严重的问题,这个死角需要关注,并需要给患者建议明确的个人体重控制目标。”研究者表示。
让人遗憾的是,超出1/3的肥胖患者表示,并未接受到任何有关体力活动或营养方面的建议;约1/5患者称,没人告知体重已经超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2]Kim K, Park SM, Lee K. Weight gain after smoking cessation does not modify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evidence from a cohort study of men. Eur Heart J. 2018;39(17):1523-1531.
事实上,对于超重或肥胖冠心病患者,减重有助于改善血压、血脂以及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以降低心血管事件,这是被指南强烈推荐的。
这项研究对EUROASPIRE IV(2012~2013)和EUROASPIRE V (2016~2017)两项试验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其中共分析了29个国家及地区10507例冠心病患者,24.8%为女性,因心血管入院平均年龄为62.5岁。患者因心血管事件住院后 6~24 个月后接受了随访(平均间隔16个月)。
研究者还注意到,体重增加与戒烟明显相关,戒烟后患者平均增加1.8 kg体重,而没有戒烟者长了0.4 kg的“肉”。
而在之后16个月,入院时肥胖的患者86%依旧肥胖,还有14%超重患者却变成肥胖患者。其中年轻女性尤其受到体重困扰,55岁以下近半都肥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口味重”让我国每年117万人死亡,新疆、青海、西藏、陕西和河北是重灾区
筷子尖儿上的盐,谁也离不开,但国人口味普遍有点重。每日多吃一点盐,危害有多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刘敏等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中国人群进行分析表明,2013年,由于吃得太咸所致死亡人群达117万余人,占全部死亡的12.6%,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2:56:06
0000心梗时有非罪犯病变,怎么评估及何时干预仍不明确!JACC子刊综述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经常会存在冠脉非罪犯病变。近年来的随机临床试验提示,对STEMI患者进行完全血运重建可改善预后。但是,目前尚未确定非罪犯病变的最佳评估方法和血运重建的最佳时机。近期,JACC心血管介入子刊发表的一项综述汇总了相关研究证据,对此进行了阐述。文章指出,即使在病情稳定的患者中,血管造影也并非总是评估非罪犯病变功能意义的良好指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晚期肾病患者停用ACEI,死亡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胡伟新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苏省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华东地区肾脏病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KidneyDisease》等杂志编委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6:06:14
0001Martin Wilkins: 肺动脉高压遗传学 迎来新篇章
在肺血管病论坛上,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副院长MartinR.Wilkins教授指出,目前全球肺动脉高压基因遗传学研究正蓬勃发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为寻找新的药物关键作用靶点奠定了基础。TAVI适应证扩大,新型口服抗凝药地位提升!美国更新心脏瓣膜病指南
12月17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发布了新的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基于多项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不开胸主动脉瓣换瓣)和外科主动脉瓣换瓣术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新指南扩大了TAVI的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