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出院后(应在3周内去社区医院就诊,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来源:
1、对于颅内动脉狭窄50%~99%的中风患者,给予阿司匹林325 mg/d;
1、对于非心原性血栓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建议每天服用阿司匹林50~325 mg、氯吡格雷75 mg或阿司匹林25 mg/双嘧达莫200 mg每天两次。
4、对于大多数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为≤7%;
2、治疗高血压,大多数人目标为<130/80 mmHg;
3、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社区医疗机构的中风二级预防措施,该声明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在中风患者中,大约50%~80%有高血压,20%~30%有糖尿病,10%~30%有心脏病或房颤,肺病、抑郁、焦虑、肾脏病、关节炎也不少见。
4、不论是否进行颈动脉手术,应提供强化药物治疗。
7、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实施体重管理策略。
血管危险因素管理
对于有中风病史的患者,社区医疗机构应在其每次就诊时筛查是否有新的或长期的复发风险,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颈动脉或其他动脉阻塞。
心原性栓塞
7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中风患者社区诊疗科学声明,建议中风患者出院后1~3周内应在社区医疗机构规范诊治,以降低中风复发风险。
另外,也要筛查中风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包括焦虑或抑郁、认知功能受损、骨折、跌倒风险、骨质疏松、褥疮、惊厥。
2、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筛查房颤;
抗栓药物
该声明指出,美国每年约有80万人新发中风,其中10%会在30天内死亡。在一个有2000名患者的社区医疗机构,100人有中风病史,每年5~10人会新发中风。
管理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建议
2、有房颤或房扑的患者,除了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应优先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阿哌沙班、达比加群、依度沙班、利伐沙班。
6、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给予多方面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节、营养咨询、自我管理、药物治疗,以促使血糖达标,改善危险因素;
4、检测血常规、凝血酶原事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脂,了解中风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发现,我国中风患者5年时有四成中风复发,17%死亡。
3、如果没有明显的心脏栓塞风险,也没有其他的他汀治疗适应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0 mg/dl,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d'治疗;
1、有房颤或房扑的患者,如无禁忌证,给予口服抗凝药;
患者行为
2、对于近期发生轻型(NIHSS评分≤3分)、非心源性血栓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或高风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4分)患者,建议尽早(最好在症状出现12~24小时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持续治疗21~90天,随后改单个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目前,美国中风患者从医院出院后首次就诊的平均时间为27天。而出院后头3个月时中风复发高风险时期,大多数再住院发生在出院30天内,因此,出院后应尽早去社区医疗机构就诊,这可能会减少再住院和中风复发。
[1] Primary Care of Adult Patients After Strok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15 Jul 2021
声明指出,社区医疗机构有5大目标: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预防脑损伤复发,尽量改善机体功能,预防晚期并发症,充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改善生活方式;
诊断性评估
3、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建议首选华法林治疗。
3、对于同侧颅外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可选择性地转诊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5、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除了二甲双胍,还要选择被证实有心血管益处的降糖药物;
改变患者行为,以提高中风认知,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药物依从性。
1、对颈动脉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是否有前循环中风;
2、有同侧颅外颈动脉狭窄70%~99%的患者,应在中风6个月内转诊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斑蝥素还能防支架再狭窄!?武汉大学研究
心梗放了支架后血管却发生再狭窄,能不能用药来预防?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徐昌武、邱立强等研究发现,斑蝥素或能发挥作用。斑蝥素是中药斑蝥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选择性蛋白磷酸酶2A(PP2A)抑制剂,PP2A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磷酸酶之一,参与细胞增殖和转录等在内的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他们进行的研究显示,斑蝥素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收入减少,幸福感下降
新冠疫情的连绵,让全球不少行业遭遇重创,连带很多职业工作者的腰包也瘪了许多。近日,发表于Lancet子刊的一项研究发现,腰包鼓不鼓可能会影响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而且收入缩减带给心理的阴影,要比收入增加对心理改善的影响要大。这对于需要奔波温饱问题的人而言更为明显。研究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会增加,心理健康水平也增加。四种不健康行为让近一亿中国人少活一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报告,在2010年,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这四种不良生活方式,让9428万中国人平均少活了一年。作者指出,中国经历了30余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住宅周围亮,甲状腺癌风险高!美研究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而近30年来发病率更是持续快速增长。近日,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夜间灯光较为明亮,增加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还是因为夜间灯光的暴露破坏了人体的生物钟。研究显示,与暴露在夜间灯光最低的人群相比,暴露水平最高的人群增加了55%的甲状腺癌风险。其中,夜间灯光对女性的影响高于男性,增加女性81%的风险,增加男性29%的风险,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美国四大学会联合倡议:<5岁儿童别喝甜饮料和风味牛奶
幼儿时期是开始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到5岁喝的饮品对他们现如今和今后几年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孩子们在9个月大的时候就学会享受他们喜欢的口味,这些偏好可以持续到童年乃至成年。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美国营养学会、美国儿童牙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母乳、婴儿配方奶粉、水和纯牛奶,并基于年龄(从出生到5岁)列出的一系列饮品饮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