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女士急性肺栓塞合并双心房血栓(阜外病例报告)
同时,作者建议,若同时存在心内尤其双心房占位,无论是否明确为血栓,均应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选择抗凝治疗观察效果,同时全面评估出血、全身栓塞等风险,排除患者合并肿瘤或其他疾病后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若患者同时存在肿瘤或其他免疫疾病,则需进行多学科讨论制定最终治疗方案。
阜外医院贾镭、丁爽等报告了一例双房血栓的病例。
来阜外医院就诊后,实验室检查示,D二聚体 11.31 mg/L,NT-proBNP为2 374.5 pg/ml,肌钙蛋白0.066 ng/ml。
术中取出肺动脉内、双房及心室内血栓,且心室内血栓呈打结样,病理切片提示混合血栓,未见机化。
因考虑溶栓后血栓脱落风险大,给予抗凝治疗,完善检查后尽快行外科手术。
一位58岁女性1年前发现双下肢不对称肿胀,并伴有活动后气短。2天前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内血栓;肺动脉CT造影提示肺栓塞。予以利伐沙班20 mg Qd 抗凝治疗。
作者介绍,急性肺栓塞合并双心房、右心室血栓较罕见但死亡率高。
11天后于心外科行肺动脉血栓清除 心房心室血栓清除 卵圆孔修补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入院期间予足量依诺肝素钠抗凝治疗,同时完善腹部超声及肿瘤全身显像除外肿瘤。
超声心动图未见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到62%。肺动脉CT血管造影提示双肺动脉主干、双肺段以上动脉未见充盈缺损影。建议继续服用利伐沙班,停用安立生坦。
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心房血栓,轻度肺动脉高压(43 mmHg);下肢深静脉超声示,左股浅静脉、双侧胫前胫后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CT造影示双侧多发肺栓塞、双心房内占位。
半年后随访,患者日常活动无不适,NT-proBNP、D- 二聚体均正常。
初步诊断急性肺栓塞,双心房及右心室血栓可能性大,肺栓塞风险评分简化版(sPESI)评分 1分,血流动力学尚稳定,存在肌钙蛋白升高和右心功能障碍,危险分层为中 - 高危肺栓塞。
总之,对于临床上遇到急性肺栓塞患者时,应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评估有无心内血栓同时进行鉴别,并启动多学科应急团队进行救治。
术后肺动脉CT 血管造影提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心房内未见充盈缺损,双肺段以下残余少量肺栓塞。出院予患者利伐沙班抗凝,安立生坦降肺动脉压治疗。
此外,对于治疗策略,结合既往研究,对于急性肺栓塞合并单纯右心血栓,外科手术或溶栓治疗均可选择;若存在双心房血栓,外科手术取栓可能比溶栓或单独抗凝治疗更有效。
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肺栓塞合并双心房及右心室血栓。
本例患者在抗凝治疗过程中症状减轻,下肢血栓消退,但心内占位无明显变化,且患者超声心动图提示占位活动度大,与以往认识的疏松血栓成像不同,需进一步除外心房肿瘤,如黏液瘤、弹性纤维瘤甚至外部来源的肿瘤。
301医院研究发现:六成老年男性有餐后低血压,但多无症状
近期,301医院研究者发现,我国>65岁老年男性人群中,餐后低血压发生率达59.3%。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人的餐后低血压发生率(63.4%)高于65~80岁人群(54.6%)。本研究中,出现餐后低血压者的血压多降低20~40mmHg,大于80岁的老年人餐后血压最高可降低90mmHg。研究者发现,餐后低血压一般会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时发生,多会持续半小时至两个小时。阜外医院姚焰等研究称,穿房间隔消融心包填塞原因有三
阜外医院姚焰、丁立刚等通过总结国内三个中等手术量电生理中心数据,发现,通过穿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旁路出现心包填塞发生率相对较低,原因可能与过度消融、机械操作损伤和误消融毗邻结构相关。排查冠心病有新指标!武汉亚心医院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等发表研究称,无创性评价心肌重构的指标-心肌血流指数(MBFI)属于功能性指标,可用于排查缺血性冠心病。灌注时间与舒张压乘积可代表该时间段内的心肌血流量,心肌质量与体重指数乘积可代表血流阻力,两者的比值即MBFI。本研究中,以FFR为金标准,MBFI、有创冠状动脉造影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罪犯病变:狭窄最严重处不一定是斑块破裂部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韩雅君等利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分析了罪犯血管的斑块成分,他们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罪犯病变的斑块组织成分中坏死核成分均大于3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罪犯病变坏死核组织成分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