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调药有新策略(周剂量给药策略更优,宁波医院学者研究)
这项研究共纳入有抗凝指征、首次给药1周后未达标的163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周剂量组(n=82)和日剂量组(n=81)。周剂量组按每周总剂量调整华法林日剂量(每日剂量可不同),日剂量组按每日固定剂量给予华法林。
患者每隔1周于门诊监测1次INR,INR稳定后可逐渐延长至每个月监测1次,随访半年。
浙江大学医学院宁波医院崔瀚斌、陈宇等进行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日剂量组根据INR调整每日剂量,增减0.625~1.250 mg/d,每日剂量相同;周剂量组根据INR按每周总剂量调整用药,增减1.25~5.00 mg/周,每日剂量可不等。具体剂量计算参照我国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专家共识
周剂量组亚治疗和超治疗INR百分比均低于日剂量组,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国内外虽有共识及指南指出可按周剂量对华法林用量进行调整,周剂量给药和每日固定剂量哪个给药方式更好?
周剂量组平均目标范围时间的百分比(TTR)、TTR达标率均显著高于日剂量组。
周剂量组血栓栓塞事件、总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日剂量组,出血事件虽也较日剂量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过研究者提醒,尽管如此,但在INR监测时,建议在血药浓度的峰值及谷值时测定凝血功能,以进一步明确其抗凝效果的变化。
但周剂量组INR达到稳定的平均时间显著短于日剂量组。
目前国内华法林只有2.5 mg及3 mg两种片剂,但患者需要的每日剂量,通常不是一片或半片的精确倍数,这样容易出现调整不准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波动大、分割药片难等问题。
研究显示,周剂量组和日剂量组INR稳定时每日平均剂量相似。
研究者认为,上述结果表明周剂量给药策略不会导致INR的过度和潜在有害波动,而且周剂量调整华法林用量有一定可行性,且疗效更好。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与华法林每日固定剂量给药策略相比,周剂量给药策略能显著提高抗凝治疗的疗效,更快地达到目标INR,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无锡人民医院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巧”思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羊镇宇、张能等发表研究称,仅采用入院时hs-cTnI水平并不能有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使用hs-cTnI动态变化指标,如变化斜率或者相对变化值诊断急性心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入院时hs-cTnI值。大庆研究发现心血管风险增加新标志物!Diabetes Care杂志文章
近期,大庆糖尿病研究李光伟、陈燕燕研究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邹忠梅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血脂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棕榈酰鞘磷脂(PSM)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作者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浆代谢异常改变及与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将对糖尿病心血管病风险预测及临床防治策略有重大影响。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1:16:54
0000约三成博士研究生精神疾病风险高,女博士尤甚
比利时一项针对3659名博士生的调查显示,博士研究生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是其他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2.43倍,是其他高等教育学生的1.85倍。研究者使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调查。结果发现,51%的博士生曾在最近几周经历至少2种心理状态不佳的症状,32%的受访者出现了超4种不适症状。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5:30:43
000050岁前舒张压仅轻度升高,也要警惕!国际11万人研究
10月4日,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IDACO研究表明,临床在诊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仅舒张压升高、收缩压不高)时,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中国慢病研究:随机血糖每增加1 mmol/L,冠心病风险增加4%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调查发现,非糖尿病的人群的随机血糖水平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分别增加4%和5%。本研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此外,城市的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病率为4.6%和2.3%,均高于农村(1.7%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