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换瓣术后难治性机械性溶血怎么办(阜外医院敖虎山等研究)
异体血制品输注量约为红细胞6(6,8)U,血浆600(400,800)ml和血小板 1(0,2)治疗量。常用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肾上腺素(52%),去甲肾上腺素(52%)和多巴胺(48%)。
临床医生应了解该疾病临床特点及管理要点,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再次手术围术期积极纠正原发心脏问题的同时,应重视全身多受累器官的功能保护及血液管理。

控制心衰症状一线推荐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病例统计发现β受体阻滞剂实际使用率为88%),其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作用亦可一定程度缓解溶血严重程度。
患者可就诊于心内科、肾内科、血液科、消化科、感染科、心外科等诸多科室,并被反复误诊,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这项研究对25例需要再次手术的二尖瓣术后发生难治性机械性溶血的患者进行了分析。25例中有10例为首次术后早发难治性机械性溶血,中位发病时间1.3个月;15例为晚发,中位发病时间为120个月。

再次手术围术期死亡率高(28%),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功能不全(60%)和感染(20%)相关多脏器功能衰竭。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作者强调,难治性机械性溶血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可引起患者多重要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猝死率高,再次手术创伤大,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围术期管理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亦很高。
溶血性贫血早期为正色素正细胞性,可进行性发展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因此需注意积极补充铁剂(病例统计铁剂实际使用率为80%)。
溶血导致的贫血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衰症状。输血治疗效果不佳,反复输血者有继发血色病风险(4%)。
其中术后早发的病因主要是手术效果不佳(60%),以及原发病控制不佳,如感染或血管炎等(40%)。患者多起病急,病程短。
患者多表现为较高的二尖瓣血流速度(2.5±0.5 m/s)及峰压(25.6±10.3 mmHg),但返流量轻重不一,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度返流(8%)。
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心衰。心衰症状多与患者瓣膜病变情况相符,引发机械性溶血常见的瓣膜病变类型包括瓣周漏(64%),瓣膜开闭功能不良(28%)和穿孔(8%)。
难治性机械性溶血是一种少见的二尖瓣术后严重并发症,多合并全身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若延误诊治,患者死亡率极高。这类患者又有哪些临床特征?
[2]王瑾, 敖虎山. 心脏瓣膜术后血管内溶血的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7): 711-713.
难治性机械性溶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可为概括为机械性溶血相关多系统受累以及心衰表现。
难治性机械性溶血患者再次手术难度较大,转机(124±50 min)及主动脉阻断时间(182±69 min)多较长,需注意重要器官功能保护及血液管理。
[1]Jin Wang, Hongyang Fan, Hushan Ao, et al. Intractable mechanical hemolytic anemia complicating mitral valve surgery: A case series study.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0, 20: 104.
如红细胞未完全破碎,仅细胞膜受损或变形,则可能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被吞噬清除,发生血管外溶血,患者多表现为黄疸(72%)和肝脾肿大(60%)。
机械性溶血最常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为急性肾功能衰竭(44%),其他还包括急性胰腺炎(4%)和急性胆囊炎(4%)。
近日,阜外医院敖虎山等在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 发表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
主要临床表现:机械性溶血相关多系统受累及心衰
人工瓣膜或高速血流直接破坏红细胞时引起血管内溶血,患者多表现为茶色尿或酱油色尿(84%),血涂片检查可见破碎红细胞,又称鬼影细胞。

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心功能不全(22%)、心律失常(43%)、感染性休克(26%)和使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43%)。
难治性机械性溶血患者猝死率高(8%),一旦确诊,需尽早手术。
[3]Nishimura RA, Otto CM, Bonow RO, et al. 2017 AHA/ACC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17,135(25): e1159–e95.
再次手术围术期死亡率高
术后迟发的主要病因为瓣膜、吻合口及周围组织的慢行退行性变(87%),患者多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病程较长,部分因再次感染或外伤(13%)引起难治性机械性溶血者可表现为急性病程。
机械性溶血可表现为单纯血管内溶血,或混合型血管内-外溶血。
难治性机械性溶血早发、晚发主要病因有所不同
来源:
七成TAVI患者新发无症状性脑梗死!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欧洲心脏杂志一项Meta分析对39项研究217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前和术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发现,有74%患者新发无症状性脑梗死,5%的患者有新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卒中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为3%。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平均有4个新发梗死病灶,平均总体积为426mm3。病变通常分布在多个血管区域。甘油三酯越高,缺血性中风风险也越高!阜外赵连成等近万人19年随访研究
阜外医院赵连成等发表的一项针对近万人的队列人群随访长达1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甘油三酯水平越高,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也越高。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基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四分位数,将其分为四组(切点值分别为0.69mmol/L、0.95mmol/L、1.36mmol/L)。Sleep研究:睡眠不足,少年儿童肥胖风险增加
Sleep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肥胖/超重。研究者分析了42项前瞻性研究,纳入0-18岁的75449名受试者。中国有10%的男士嗜酒成性!阜外医院China PEACE 最新分析
酒精使用障碍(达到一定程度时被称为“酗酒”)是一种酒精使用模式,包括在饮酒方面难以自控,总是想着喝酒,即使酒精会导致问题也会继续饮酒,只能越喝越多,以及在迅速减少或停止饮酒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阜外医院李静、李希等发表基于ChinaPEACE百万人群项目的最新分析显示,在中国,每十个中年男性中就有一人患有酒精使用障碍。患有酒精使用障碍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较高。妊娠高血压女士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内科学年鉴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年轻妇女在不久的将来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无妊娠期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女性的两倍。而且,她们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70%,高胆固醇血症风险增加33%。在这项研究中,纳入58671名首次妊娠的女性,平均年龄27岁,基线没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高胆固醇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