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脏手术后(应该查肌钙蛋白,加拿大30万人研究)
而这些有风险因素者,仅1/7的患者术前接受了利钠肽水平,19.5%的患者术后检测了心肌肌钙蛋白水平。
如果未能及时检测生物标志物,无症状心血管事件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进而导致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这项研究对加拿大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艾伯塔省接受过非心脏手术的30万余名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有1/5的手术患者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
做非心脏手术的人,有5%在围术期发生心肌损伤,近日,加拿大学者发表的研究显示,对这部分患者的心肌损伤筛查得并不充足,会增加了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研究显示,围术期生物标志物升高的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率增加,心衰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入院风险增加。
[2]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影像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临床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326.
研究者指出,针对当前应用生物标志物进行心脏风险分层和术后监测的不足,应检查其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医生对术后无症状心血管事件的认识。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1] Pishoy Gouda et al, Underutilization of Perioperative Screening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in Alberta,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0). DOI: 10.1016/j.cjca.2020.06.003
据介绍,每年住院接受非心脏手术的150万加拿大人中,有22000~45000人发生围术期心脏事件。
当前指南建议,对于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在围术期检测相关生物标志物以明确有无心肌损伤,即使这些患者并无任何症状。
来源:
年轻时就该降“坏胆固醇”?中美两项最新研究
数项研究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坏”,还在于其累积暴露效应。近期,发表在JACC入选4958位健康年轻人的CARDIA研究,和我刊开滦研究一项入选51407人的分析均提示,得不得心血管病,风险依赖于坏胆固醇累积暴露量,而且暴露时长的年龄愈年轻,心血管病风险愈高。研究提示,坏胆固醇水平干预得早要比干预得晚更受益,而且干预坏胆固醇晚或并不能消除已经累积的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5:47:03
0000《中国循环杂志》恭祝全国同道鼠年吉祥安康!不忘初心,筑梦青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跨年,是回首的时候,更是感恩的时候。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发布的结果显示,《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不断升高,2018年核心影响因子达到2.536。《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在21种心血管病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在全国2049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5位。此外,《中国循环杂志》各新媒体用户累计已经超过30万人!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3:41:00
0000珠江医院学者称,房颤患者HbA1c≥6.1%左房血栓形成风险增74%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KuangRong-Ren等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代表血糖长期代谢状态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可能是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重要预测因子,HbA1c≥6.1%的房颤患者应警惕左房血栓形成。在该研究中,115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接受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87例(7.5%)查出有左房血栓或处于血栓前状态(即超声自发显影)。放了支架,应查这个血糖指标!
阜外医院俞梦越、安阳市中医院郭玉凡等研究表明,对于冠脉放了支架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前期对心血管预后有一定消极影响,糖尿病更是患者远期预后不佳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者指出,无论有无糖尿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推荐常规筛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不仅有助于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更有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0:11:1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