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需要补充叶酸(中国共识)
7. 每日服用0.8 mg叶酸或联合服用维生素B12,可以达到最佳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效果(Ⅱa类推荐,A级证据)。
6. 对于伴有高血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降低首次脑卒中发生风险,可以采用叶酸单药或包含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Ⅰ类推荐,A级证据)。
1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女性,建议增补叶酸至少5 mg/d,且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至正常后再受孕,并持续增补叶酸5 mg/d, 直至妊娠满3个月(Ⅰ类推荐,B级证据)。
4. 叶酸缺乏的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可补充叶酸或强化食物改善状况(Ⅱa类推荐,B级证据)。
近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等多个学术组织发布了一份补充叶酸的多学科共识。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19. 可考虑将叶酸常规用于伴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慢性肾病患者(Ⅱa类推荐,A级证据);叶酸缺乏者,补充叶酸有助于提高血红蛋白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性(Ⅱa类推荐,B级证据)。
9. 对于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降低首次脑卒中发生风险,可以考虑每日补充叶酸0.8 mg,也可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12. 认知障碍患者患者应常规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合并叶酸缺乏者,可予以补充叶酸0.8 mg/d(Ⅱa类推荐,C级证据)。
2. 血同型半胱氨酸是评价叶酸功能性缺乏的非特异性指标(Ⅱ a类推荐,C级)。
8.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明确的危险因素(A级证据)。
共识推荐:
1. 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是评价临床叶酸缺乏或不足的特异性指标(Ⅰ类推荐,B级证据);
17. 抑郁症患者在应用抗抑郁药尤其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基础上,合理补充叶酸(建议0.5~2.5 mg/d)可提高治疗的反应性(Ⅱa类推荐,B级证据)。
5. 目前不推荐使用叶酸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对于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推荐补充叶酸,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Ⅱa类推荐,A级证据)。
16. 推荐哺乳期女性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继续增补叶酸(Ⅰ类推荐,C级证据)。哺乳期叶酸增补剂量建议为0.4 mg/d(Ⅱa类推荐,C级证据)。
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藜麦、干大豆或杂豆、腐竹、菠菜、茴香、苋菜、动物肝脏、瘦肉、鸭蛋等。
一提补叶酸,很多人就会想到怀孕初期补,老年人预防脑卒中补,但是如何补充更规范?
来源: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 等. 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 12: 19-37.
18. 不建议常规用于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叶酸偏低或缺乏且伴高血压的慢性肾病患者可考虑叶酸单药(0.8 mg/d)或固定复方制剂,或有助于延缓慢性肾病(Ⅱa类推荐,B级证据);
11. 认知障碍患者无叶酸缺乏证据时不提倡长期持续服用叶酸(Ⅲ类推荐,A级证据);
13. 无高危因素女性,建议从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3个月开始, 增补叶酸0.4 mg/d或0.8 mg/d,直至妊娠满3个月(Ⅰ类推荐,A级证据)。建议备孕和孕早期妇女多食用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
3. 平衡膳食是改善叶酸营养状况的首选措施(Ⅰ类推荐, B级证据);
15. 推荐孕中、 晚期妇女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 继续增补叶酸(Ⅰ类推荐,B级证据),增补剂量建议为0.4 mg/d(Ⅱa类推荐,C级证据)。
10. 对于近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Ⅱb类推荐,B级证据)。
喝茶长寿!阜外医院顾东风团队研究称,绿茶更好,每周至少要喝三次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等发表研究称,每周至少喝茶三次者,更长寿,也更健康。研究共分析了10万居民,研究开始时没有心脏病、中风或癌症史。按照有喝茶习惯(每周≥3次)和没有喝茶习惯(每周<3次)分成了2类,共追踪7.3年。研究发现,与不喜欢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者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20%,死亡风险降低15%。美超3万人研究称,保健品不能延寿,还可能有害
平日里,很多人在服用各种维生素等膳食补充剂,以期延年益寿。不过近日一项美国3万余人的研究戳破了这个“美丽的肥皂泡”:服用保健品并不能延长寿命,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却可以。研究显示,服不服膳食补充剂与死亡没什么关系,但是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K、镁、锌和铜的受试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湘雅医院刘遂心等研究称,药物结合运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效果优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遂心、李萃等研究发现,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的综合运动能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发现,≥60岁老年人空腹血糖在5.3 mmol/L以上时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体检时,血糖在正常范围就安全?近期,解放军总医院田慧等进行的研究发现,≥60岁老年人其空腹血糖≥5.3mmol/L,即为未来发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警戒值。研究显示,随着老年人空腹血糖值的升高,其步入糖尿病前期、发生糖尿病以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当空腹血糖≥5.3mmol/L时上述风险成倍增加,如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较<5.3mmol/L增加了7倍。杨进刚阜外2023-08-03 09:36:350000【马长生团队报告1万例中国房颤注册研究结果】不同医院抗凝比例最大相差17倍,半数卒中高危患者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据估算,在中国到2050年>60岁人群中将有520万男性和310万女性患有房颤。房颤之最大危害就是增加卒中危险,而且多致残致死。口服抗凝药的应用则会降低这种风险,我国房颤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状况如何?近期北京安贞医院董建增等通过分析中国房颤注册(CAFR)研究发现,2011-2014年,中国房颤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比例有很大提升(图1),但不同医院差异较大,应用比例最低和最高者相差17倍。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6:01: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