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术前(超八成房颤患者查出了睡眠呼吸暂停,JACC子刊研究)
观察性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房颤复发的可控危险因素,房颤转为窦性心律或消融术后患者接受持续正压通气可明显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JACC子刊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在188例既往未诊断睡眠呼吸暂停、计划接受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中,82.4%家庭睡眠呼吸暂停检查阳性,均表现为以阻塞性为主的睡眠呼吸暂停,但其中18%为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在家庭睡眠呼吸暂停检查阳性的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睡眠呼吸暂停分别占43.8%、32.9%、23.2%。 研究者发现,STOP-BANG睡眠呼吸暂停筛查问卷可筛查出81.2%的家庭睡眠呼吸暂停检查阳性患者,但也将57.6%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查阴性患者误判为阳性患者,即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和42.4%。 多因素分析显示,STOP-BANG问卷不能预测睡眠呼吸暂停,只有年龄(OR=1.1)和体重指数(OR=1.2)可预测睡眠呼吸暂停。 STOP-BANG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打鼾;疲倦、乏力或白天嗜睡;睡觉时别人观察到呼吸暂停和(或)窒息;高血压;体重指数>35 kg/m2;年龄>50岁,颈围>40 cm;男性。 在家庭睡眠呼吸暂停检查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中,存在打鼾、白天嗜睡、过度乏力、和(或)睡觉时别人观察到呼吸暂停中至少一项的患者比例相当(69.1% vs. 69.7%)。这说明,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预测价值有限。 研究者指出,在准备进行房颤消融的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率非常高,很大比例未诊断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症状预测价值有限有关。 在85例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85.9%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无创呼吸机),平均随访21个月后,其中仍有93.1%的患者仍然坚持无创呼吸机治疗。 研究者表示,这说明,房颤患者通过筛查,可发现很大比例的未诊断睡眠呼吸暂停,而一旦确诊,患者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较高。 述评专家指出,准备接受房颤消融术的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很高,而既往研究表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可改善房颤消融术后预后。因此,所有考虑进行房颤消融的患者应先筛查睡眠呼吸暂停,而家庭筛查可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替代诊断方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房颤的许多其他可控危险因素有关,例如,肥胖、运动不足、糖尿病、高血压。在治疗房颤患者时,应积极治疗或改善这些危险因素。 研究者认为,未来需要确定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的最佳方法,并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房颤负荷和全身健康的影响。 来源:[1]Prevalence of Undiagnosed Sleep Apnea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rapy. J Am Coll Cardiol Clin Electrophysiol, 2020, 6 (12):1499-1506.[2]Is it Time to Screen All Patients for Sleep Apnea Before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J Am Coll Cardiol Clin Electrophysiol, 2020, 6 (12):1507–150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德国研究称,打领带让你脑子变慢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带领带会导致大脑血流减少,从而妨碍大脑的正常运作。研究人员认为,领带会挤压和收缩颈部的动脉和静脉,使流向大脑的血流量减少。研究共纳入30名健康男士(平均年龄大约24岁)并扫描他们的大脑。一半的男士被要求穿着开领的舒适衬衫,而另一半被要求打领带,这些领带被收紧以引起轻微的不适。中国血小板功能检测专家共识: 对于氯吡格雷为慢代谢型患者,建议换为替格瑞洛
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以了解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帮助临床制定抗血小板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近期,《中华医学杂志》刊登了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共识指出,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尤其是缺血高风险或治疗策略调整者,应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查。喝白水,可治肥胖!?有趣的小鼠研究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院研究人员在小鼠研究中发现,果糖可刺激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而水能通过抑制这种激素的生成而预防和缓解代谢综合征。杨进刚阜外2023-09-12 09:06:05
0000小儿心外科组织工程路长且阻!阜外医院李守军等文章
畅想未来是件美好的事情。比如,如果对于先心病,尤其是瓣膜疾病,外科手术时使用植入后就具有一定生长发育潜能的移植物就完美了,不用考虑什么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的问题,不过这只是目前人类对组织工程的设想。什么是组织工程学?这是针对当前外科治疗中瓣膜、补片、外管道等人工材料的不足,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尝试人工制造人类器官以应对器官移植物短缺的设想,直至发展到今日所谓的组织工程学。杨进刚阜外2023-09-29 09:01:0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