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急诊介入术后(15,出现舒张性心衰,大连学者研究)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俊、卢鹏飞等发现,在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与没有出现心衰的患者比较,住院期间射血分数正常但出现心衰(舒张性心衰)的患者1年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在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中,年龄较大、女性、既往中风、肾功能不全、心率较快、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者住院期间出现舒张性心衰的风险明显增加。 该研究选择大连市 6 家医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627例 STEMI 患者,其中100例(15.9%)住院期间出现舒张性心衰,其余527例未出现心衰且射血分数正常。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2岁。 生存分析显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1年后,住院期间出现舒张性心衰的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出现心衰且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19.0% vs. 5.3%)。 与未出现心衰且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相比,出现舒张性心衰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高,吸烟者比例较低,既往中风、肾功能不全比例较高,收缩压及舒张压较低,心率较快。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女性、中风病史、肾功能不全、心率较快、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的STEMI患者舒张性心衰的发生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研究者认为,这些发现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舒张性心衰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从而改善 STEMI 患者的预后。 来源:卢鹏飞,张波,文中正,等.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及预后.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1072-1077.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11.004
0000
相关推荐
三级医院仅41.2%急性冠心病患者半年“坏胆固醇”达标!霍勇等ACC’20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等在ACC报告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对于我国三级医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访6个月时“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仅为41.2%。有17.1%入院时“坏胆固醇”达标,13.0%的患者未接受降脂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8:32:06
0000诊断射血分数保留心衰,该使用这个评分标准!JAMA子刊研究
根据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中国心衰患者中,40.2%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21.8%为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心衰,38.0%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但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体征和症状通常没有特异性,目前,H2FPEF和HFA-PEFF评分系统越来越多应用于该疾病的诊断。中国人吃得太细!从张文宏“不建议吃粥”谈饮食与健康危机
张文宏医生前两天说:“孩子早餐不许吃粥”,引来很多质疑。其实,张医生的这一看法,还隐藏着中国一个与饮食相关的重大健康危机。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一段时间柳叶刀杂志一篇文章的结论:中国饮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全球第一,饮食相关的癌症死亡率全球第一。其中,前三位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吃的过咸、吃的过细(Dietlowinwholegrains)和水果过少。仅这三项就造成50%的死亡。杨进刚阜外2023-09-04 08:32:05
0000Lancet最新全球疾病负担报告:半数死亡可归因于四种可控因素,全球医务人员告急
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BD)在Lancet的报道始于十多年前,之后一年年数据量和质的变化,点滴记录了全球健康的不断进步。但近日Lancet连发八文报道了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其中展示的不平衡的发展、停滞不下的死亡率、时代发展带来的各种流行性疾病以及医务人员的短缺,均透露了世界的脆弱。据GBD2017估计,全球没有国家能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杨进刚阜外2023-08-24 23:21:22
00002007版AHA/ACC瓣膜病指南十大要点:TAVR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由IIa类升为I类推荐
鉴于影像诊断学、介入和外科治疗的不断进展,近日AHA/ACC对2014版瓣膜性心脏病指南进行了更新。其中要点如下:1.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推荐对于置入人工瓣膜以及应用瓣膜成形环、人工腱索等的患者在牙科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ClassIIa,LOEC-LD)。2.房颤抗凝治疗:对于伴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房颤患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ClassI,LOEB-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