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我国ICD(CRT植入者死亡的首因,POSCD,China研究)
来源:Huang D, et al. Biventricular pacemaker and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China. ESC Heart Fail. 2020 Nov 9. Epub ahead of print.
平均随访时间27.7个月,死亡158例,心原性猝死35例,死亡率为8.6%人-年。
近期发布的POSCD-China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接受这些器械植入的患者中主要为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
这个比例远高于西方国家的研究报告。在先前西方国家报道的随机对照试验中,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约占30%~48%。
CRT-D组和CRT-P组在全因死亡没有差异(分别为20.4%和19.4%)。
因此,除颤对心原性猝死有预防作用,但是否降低全因死亡率尚不清楚。
此外,尽管有明确适应证患者已经按照指南的建议给予了优化的药物治疗并接受了器械植入,但他们的全因死亡率仍然很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68.4%),其次为猝死(22.2%)。
因此,基于指南,选择接受除颤器是合理的,但除颤器并不能增加有植入CRT-P适应证的患者的总临床效益。
该研究是一个多中心、前瞻性心衰注册登记研究,是中国样本量最大一组有一级预防心原性猝死适应证的慢性心衰患者。
研究数据还显示,CRT-P组心原性猝死发生率为8.0%,明显高于CRT-D组(3.3%)和ICD组(2.0%)。
研究者分析,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国接受装置植入术的心衰患者的基线心功能较差。在这项研究中,NYHA Ⅲ级或Ⅳ级患者的比例接近8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目前,对于有CRT-P适应证的心衰患者,是否应该植入除颤器存在争议。
欧美指南建议对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进行心原性猝死一级预防,这是植入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和除颤器(CRT-D)的I类适应证。我国目前参照欧美指南推荐,建议通过植入ICD/CRT对高危患者进行心原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研究者分析,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该组病例中非缺血性病例占80%,而非缺血性病例的绝对获益相对较小。因此,很难检测到CRT-D和CRT-P组的死亡率差异。
2012年5月到2013年7月期间共纳入798例患者,其中ICD组199例,CRT-D组362例,CRT-P组 237例中,71.3%为非缺血性心衰。
此外,入选患者病情更重,ICD组NYHA IV级患者的比例为10.1%,CRT-D组为22.6%),大多数死于心力衰竭。
本研究表明,在接受心原性猝死一级预防装置植入的中国心衰患者中,CRT-D有效地预防了心原性猝死,但与CRT-P相比,CRT-D并没有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
研究者表示,在现实世界中,更多的晚期心衰患者接受了装置植入,有必要优化患者选择的适应证,并在心衰早期进行装置植入。
有心血管病者是高危人群!美国心脏病学院新冠病毒公告:建议规范服用他汀、β阻滞剂、ACEI和阿司匹林
2月13日,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就新冠病毒对心脏的影响发布公告,指出心血管病患者为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人群,并建议继续服用他汀、β受体阻滞剂、ACEI、阿司匹林等稳定斑块,提供心脏保护。【下载全文】公告指出,一些早期的病例报告显示,心血管病患者感染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较高。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40%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21:57
0000长峰医院火灾致21人死亡 北京市:当务之急是全力以赴救治伤员
4月18日12时57分,北京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接警后,消防、公安、卫健、应急等部门即赴现场处置。13时33分,现场明火被扑灭。15时30分,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共疏散转移患者71人。截至当日18时,经转院救治无效,21人不幸死亡。被烟熏黑的窗户口(央广网)健康号2023-04-19 13:55:070000颈源性高血压的说法靠谱吗?武阳丰和刘洪等研究质疑
从1962年高血压与颈椎病之间瓜葛的报道,到2012年“颈源性高血压”的提出,颈椎病被推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或干脆就代表引发了一类继发性高血压。颈椎减压术治疗颈椎病,可缓解或避免在颈椎分布丰富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压迫或刺激。颈椎减压术和血压降低存在因果关系吗?近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中心武阳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洪等进行的时间序列研究给予了答案。杨进刚阜外2023-09-18 09:35:12
0000房颤抗凝,不能完全预防中风!GLORIA‐AF注册登记研究新分析
目前指南建议,房颤患者如果CHA2DS2-VASc评分≥1分(男士)或2分(女士),应接受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事件。但是,抗凝治疗并不能完全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7月25日,一项基于全球性的GLORIA‐AF注册登记研究Ⅱ/Ⅲ数据的新分析提示,在中位CHA2DS2-VASc评分为4分、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中,缺血性中风的残余发生风险仍达0.6/百人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痴呆风险增88%
基于我国台湾的一项全民队列研究表明,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生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风险是后者的1.88倍。该研究显示,每年每一千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大约9例(8.84)出现老年痴呆症,而在一般人群中大约只有6例(5.75)出现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