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1210万心衰!杨杰孚等Circulation子刊研究
北杨杰孚教授联合北大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在Circulation子刊发表文章称,估计中国≥25岁成人中约有1210万例心衰患者,其中300万为新发心衰。
研究数据显示,年龄标准化心衰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10%和275/10万人年。
而且心衰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5~64岁、65~79岁和≥80岁人群中,心衰患病率分别为0.57%、3.86%和7.55%,发病率分别为158/10万人年、892/10万人年和1655/10万人年。
研究基于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选取内蒙古、辽宁、浙江、海南、重庆和青海六省人群。最终纳入5000万人,平均年龄45.7岁,男性占比53.6%。
研究发现,心衰最常见的合并疾病为冠心病(52.5%)、高血压(43.8%)、慢性肺病(22.1%)和糖尿病(17.3%)。
2017年,共13万余例心衰患者住院。中位住院时间为9.7天,住院≥3次的比例高达40.5%。
≥80岁患者,中位住院时长12.2天,44.2%的患者住院≥3次。
心衰患者年平均住院费用约为29,746元,药品费用约占总医疗费用的30.6%。
统计23万余例心衰患者的门诊数据,心衰患者的年平均门诊费用约6023元,药物费用占比约65.1%。
来源:Wang H, et 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Among Urban Patients in China: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Circ Heart Fail. 2021 Aug 28.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1
相关推荐
JAMA子刊研究称7种手术获益小:包括无症状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
2月25日,JAMA内科学子刊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低价值手术(low-valueprocedures)会导致患者院内获得性并发症风险明显增加,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所谓的低价值手术,是指对某些患者来说获益可能性很小的手术。该研究中涉及的7种低价值手术包括:(1)55岁以下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胃镜检查;(2)对骨关节炎或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膝关节镜检查;(3)50岁以下便秘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北京市疾控中心数据称,吸烟条例实施一年,二手烟暴露降幅36%,但酒吧/夜总会没有下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发表数据显示,北京市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来,2016年成人在医疗机构、政府大楼、大学、中小学校(室内外)和餐馆等5类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二手烟暴露率均低于2014年,下降幅度为35.9%~51.6%。静息心率轻度增加,也提示死亡风险增加!Meta分析
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及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早在1987年的弗明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全因死亡风险就会增加约9%。之前的大多数研究则使用心率变化>5次/分作为增加的标准。近日,欧洲心脏病预防杂志一项Meta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静息心率仅增加2.6次/分,全因死亡率就显著增加。研究还发现,心率降低没有导致统计学上显著的“保护性”作用或风险降低。【ESC2016】ESC和EACTS首次联合发布房颤指南:强调房颤的早期诊断,并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为一线治疗
8月27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首次联合发布了房颤管理指南。指南原文同期在EurHeartJ和EurJCardiothoracSurg上发表。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7:46:06
0000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或与房颤相关
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中,房颤发生晚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发病过程中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在房颤发病中扮有什么角色?阜外医院乔树宾、田宏伟等研究发现,与单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相比,合并房颤患者室间隔心肌纤维化比例明显升高,微血管密度下降。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0:17:0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