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6,ESC和EACTS首次联合发布房颤指南,强调房颤的早期诊断,并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为一线治疗)
表1 新指南关于房颤筛查的推荐
查阅指南全文,请点击:
此外,指南强调房颤在首次卒中前早期诊断的重要性。目前已有足够证据支持对患者进行机会性及有针对性的心电图筛查,例如对65岁以上人群以及高危患者等进行筛查(表1)。
8月27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首次联合发布了房颤管理指南。指南原文同期在Eur Heart J和Eur J CardiothoracSurg上发表。
不过新指南也并没有抛弃华法林,认为华法林疗效明确,应该作为不适宜使用NOAC者的首要选择,例如植入机械性心脏瓣膜的患者。
新指南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作为一线药物在适宜房颤患者中应用,并指出,在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方面,NOAC与华法林效果一样有效,甚至更优,且较少出现颅内出血和死亡。
“既往指南多关注哪些患者应该接受抗凝治疗,新指南则更着眼于改善抗凝治疗的中断。”Kirchhof指出。
在治疗房颤方面,新指南推荐,导管射频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安全性相当,可为适宜患者一线治疗。其中,肺静脉隔离消融治疗为一线推荐,对于更大范围的消融在再发房颤患者再次消融可保留应用。
此外,考虑到射频消融治疗房颤长期复发率较高,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和外科治疗的杂交手段对于未能复律者可以应用。
在欧盟,房颤负担较重,据估计,到2030年,整个欧盟将有1400~1700万房颤患者,而且每年还会新增21.5万新诊断的房颤患者。而口服抗凝药,是预防卒中,延长寿命的重要举措。
据指南撰写工作组主席、来自ESC的Paulus Kirchhof教授和共同主席、来自EACTS的Stefano Benussi介绍,这一指南集合了临床心脏病学、电生理学、心脏外科、神经科以及心血管专科护士等多领域专家共同撰写,旨在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改善房颤患者临床转归。

来源:ESC AND EACTS LAUNCH FIRST COLLABO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GUIDELINES. ESC. 27 AUG 2016.
基于欧洲卒中学会(ESO)的倡议,新指南对出现抗凝治疗并发症的患者也给出了推荐意见。具体包括出血后重启抗凝时机,管理出血以及缺血性卒中房颤患者的抗凝管理等。
ESC也与时俱进,通过应用各种智能手机APP,在推广指南的同时,还为房颤患者和临床医生架起沟通桥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得了中风,心电监测时间越长,发现房颤越多!JAMA两项随机研究
近日,JAMA发表的两项随机试验均表明,卒中患者通过植入式设备进行长期监测,可检测出更多的房颤。STROKE-AF研究表明,在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所致的卒中患者中,使用植入式心电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在12个月内发现更多的房颤发作。PERDIEM研究同样表明,在没有房颤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长达12个月的心电监测,与30天的体外短期监测相比,发现的房颤患者显著增加。世卫组织发布加工食品限钠标准
饮食不健康,吃得咸,是全球面对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全球每年估计有1100万人死于不良饮食,其中有300万可归因于钠摄入过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近日,世卫组织发布了全球不同加工食品的钠含量标准,其中主要针对64种食物和饮料。根据这一标准,每100g薯片中最多应包含500mg钠;每100g糕点或馅饼中最多120mg钠;每100g加工肉类中最多360mg钠。JAMA刊登北京13例新冠肺炎患者情况:全部康复,有1人与武汉无关
2月7日,JAMA杂志刊登了北京市收治的13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这13例患者来自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在文章发表时,这13例患者全部痊愈了。作者认为,这些患者均为轻症。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4岁;有儿童2例(2岁和15岁),男性10例(77%)。英国研究:经常看电视广告的孩子更多吃不健康零食,肥胖风险高
现如今,商业广告可谓是无孔不入,一些不健康食品的商业广告在狂轰乱炸,很容易被诱惑的当属这些没有自制力的孩子们。英国癌症研究所和利物浦大学学者发表研究称,花更多时间上网或者看电视上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这些商业广告的影响,他们多会纠缠父母购买这些不健康的食物、饮料。他们肥胖/超重风险达59%。研究人员询问了将近2500名7~11岁的青少年有关他们看电视及使用电子产品上网的时间和饮食习惯。《中国循环杂志》举办年终总结会:影响因子创新高,微信文章超1500篇,80%原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挥别不寻常的2019年,我们步入了崭新的2020年。1月14日,《中国循环杂志》社在国宾酒店成功举办了2019年年终总结会。《中国循环杂志》主编高润霖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郑哲教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樊静,以及陈纪林、柯元南、朱文玲、陈兰英、郭静萱教授等编委,共50余位嘉宾出席此次会议。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0:26: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