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刊登英国学者研究: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痴呆的遗传风险
有些人由于有痴呆遗传因素,因此认为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罹患痴呆。但实际上,遗传风险是可以被改变的。
近期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由英国研究人员开展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如果一个人有痴呆的遗传风险,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大幅降低这种风险。
分析显示,在痴呆遗传高风险的人群中,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相比,遵循健康生活方式者罹患痴呆的风险降低了32%(1.13% vs 1.78%,HR=0.68)。
与痴呆遗传风险低且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相比,痴呆遗传风险高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罹患痴呆的风险大约增加2倍(1.78% vs 0.56%,HR=1.83)。
该研究指出,该研究结果令人兴奋,说明可以采取行动来试图消除痴呆的遗传风险。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论有无遗传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以降低痴呆风险。
该研究从英国生物数据库中纳入196 383名基线无痴呆的60岁以上成年人,平均随访8年期间,1769人罹患痴呆。按照遗传风险高低,受试者被分入痴呆遗传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三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规律体力活动、健康饮食、适量饮酒。
在该研究中,20%的人属于痴呆高风险,20%的人属于痴呆低风险,其余60%属于痴呆中等风险;68.1%的人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8.2%生活方式不健康,另外23.6%的人生活方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痴呆遗传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中,分别有1.23%和0.63%罹患痴呆,前者发生痴呆的风险较后者增加91%。
来源:Ilianna Lourida, et al. Association of Lifestyle and Genetic Risk With Incidence of Dementia, JAMA, Published online July 14, 2019. DOI:10.1001/jama.2019.9879
阜外医院蔡军、娄莹:2020高血压领域十大进展与展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席卷全球。饶是如此,全球医务工作者在抗疫的同时,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不断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回顾2020年,在高血压学科领域,有哪些进展亮眼,在未来又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期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蔡军、娄莹两位教授对此进行了介绍。1.COVID-19与高血压:新冠肺炎患者勿随意停用ACEI/ARB类降压药物!杨进刚阜外2023-09-13 09:57:00
0000每天屏幕时间超2小时,影响身心!欧美超40万青少年研究
高科技时代,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手机、平板、电脑,电子屏幕伤害的不仅仅是眼睛了,近日,一项针对40多万青少年的全球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的电子屏幕时间超过2小时会影响身心健康。研究发现,如果青少年的屏幕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他们会出现多种躯体上或心理上的不适症状,不管是否进行身体活动水平。心理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易怒、紧张和睡眠困难,而躯体症状包括头痛、腹痛、背痛和头晕。JACC子刊发布共识:预防桡动脉闭塞有七招儿
本刊一项研究发现,桡动脉急性闭塞发生率为5.4%。高龄、糖尿病患者、穿刺置管时间过长均易造成桡动脉急性闭塞,是发生桡动脉闭塞的预测因素。近日JACC子刊发布了一份由18位专家撰写的国际共识文件。共识推荐,24小时或出院前进行早期评估,若存在桡动脉闭塞,1个月后再行晚期评估。推荐维拉帕米5mg硝酸甘油100~200μg鞘内注射预防桡动脉痉挛。就预防桡动脉闭塞,共识提出了七个建议:上班族,你妈让你管好自己的血压!
一般而言,年龄越大,血压越高。与退休的人相比,上班族的身体应该要好一些,更何况,现在很多人还体检啊。且慢,阜外心血管医院王增武和郭瑞医生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上班族不但血压高的人很多,高血压前期,也就是马上就成为高血压的人更多。有些人老觉得,搞心血管病防治的人真是婆婆妈妈,老说血压、血脂什么的,我又没有症状,管那么多干嘛?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超20种慢病与脑萎缩有关!广东学者柳叶刀子刊研究
4月28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何明光等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首次发现,20多种疾病与脑萎缩有关,除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已知的痴呆危险因素,房颤、心衰、外周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炎症性肠病、白内障、青光眼、直肠癌、乳腺癌、精神分裂症、饮酒问题、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也与脑萎缩独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