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让斑块钙化(这是好事,美日韩三国学者研究)
之前有研究发现,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人,冠状动脉钙化有加速表现。这被认为是他汀的副作用。 但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由美国、日本、韩国三国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提示,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的患者,早期强化他汀治疗有助于预防斑块破裂,这一作用是通过促使斑块钙化、维持斑块稳定而实现的。 研究者指出,最新的胆固醇管理指南建议他汀不仅用于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也可用于高脂血症患者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该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建议。 该研究一共纳入8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显示,49.6%的患者罪犯病变处存在斑块破裂。 根据LDL-C水平和他汀使用情况分为四组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各组中斑块破裂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未应用他汀且LDL-C水平>100 mg/dl的患者中斑块破裂发生率最高(53.9%),而未服用他汀、LDL-C水平≤100 mg/dl者中斑块破裂发生率最低(39.2%)。 与未应用他汀且LDL-C水平>100 mg/dl的患者(53.9%)相比,未服用他汀、LDL-C水平≤100 mg/dl者(39.2%)及服用他汀、LDL-C水平≤100 mg/dl者(44%)斑块破裂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斑块破裂风险分别降低46%和36%。 该研究中8.6%的患者LDL-C水平<70 mg/dl,这些患者中斑块破裂的比例明显低于LDL-C水平≥70 mg/dl者。 研究者发现,服用他汀的患者中斑块钙化的比例较高,LDL-C水平≤100 mg/dl者和LDL-C水平>100 mg/dl斑块钙化的比例分别为62%和55%。 与未应用他汀且LDL-C水平>100 mg/dl的患者相比,服用他汀、LDL-C水平≤100 mg/dl者中斑块钙化的可能性增加了60.8%。 在该研究中,未应用他汀且LDL-C水平>100 mg/dl的患者占56.3%,未服用他汀、LDL-C水平≤100 mg/dl者占18.2%,服用他汀、LDL-C水平≤100 mg/dl者占12.2%,服用他汀、LDL-C水平>100 mg/dl者占13.3%。 58.5%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处出现斑块破裂,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仅36.3%有斑块破裂。 来源:Osamu Kurihara, et al. Rel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to Plaque Rupture. Am J Cardiol, August 15, 2020
中国六成医生职业倦怠!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等超2.5万医生调查
职业倦怠被认为是一种集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减弱为一体的多维度综合征。而近日一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等在全国2.5万余医生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六成医生存在上述三种症状中的一种,11.2%则三者皆具,44.1%职业倦怠程度极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男医生、工龄短、在三级医院工作以及在精神病学、重症监护、急诊医学、内科、肿瘤学和儿科工作者,职业倦怠风险高。真实世界心梗患者高强度他汀治疗是否获益?CAMI研究1.5万人分析
阜外医院杨跃进研究团队利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数据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在真实世界中,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后主要启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不过他汀的初始用药强度与STEMI患者2年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无关。阜外医院杨跃进团队干细胞研究新突破!Cardiovasc Res刊登文章
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梗主要是通过旁分泌保护作用实现,其分泌的外泌体为主要载体。探寻易于临床转化应用的改善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移植治疗急性心梗疗效策略,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0:30:17
0000预防心血管病两个小窍门:少看电视,吃好早餐
一项新的研究中,那些少看电视并经常吃丰富的早餐的人,他们的动脉斑块和僵硬明显减少,他们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可能性较低。研究人员评估了2000人的心脏健康指标以及各种环境暴露和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健康人以及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确诊心脏病者。年龄从40岁到9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3岁。房颤无症状,就没危害?甘肃学者研究
临床上,很多房颤患者没有症状,这些患者预后到底如何呢?甘肃金塔县人民医院胡耀武等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并不少见,约占28.6%,且其心血管死亡风险高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分析显示,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相比,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CHA2DS2-VASc评分更高,左心房前后径更大,入院心率更慢,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