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新型抗凝药胜出,欧洲心脏杂志子刊Meta分析)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心血管药物治疗子刊发表的一项包含四项随机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提示,对于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与低分子肝素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可降低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同时不增加大出血风险。 分析显示,平均随访6.1个月期间,与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相比,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降低了38%(5.7% vs. 9.1%),主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降低(降幅38%)。 接受两类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别(4.8% vs. 3.6%, RR=1.33,95% CI:0.84~2.11,P=0.23),全因死亡风险也相似(RR=0.99)。 亚组分析表明,在接受不同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复发和大出血风险无显著差别。 研究者从MEDLINE、SCOPUS、Cochrane三个数据库中搜集到截至2020年4月发表的4项在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中对比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结局的随机临床试验,共纳入2907例患者。 来源: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v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cancer-rel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18 August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0
相关推荐
利拉鲁肽还能预防痴呆?!祝之明团队研究
与一般人群相比,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更容易痴呆,而常规的降压降糖治疗并不能降低其痴呆风险。7月10日,重庆大坪医院祝之明教授团队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利拉鲁肽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其神经保护作用独立于其降糖、减重、降压、降脂等作用。利拉鲁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该药物不但可降糖,还有心血管保护作用,获得了广泛关注。新发糖尿病或病情迅速恶化或为胰腺癌征兆
据2017年欧洲肿瘤大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发糖尿病或其迅速恶化或为胰腺癌的早期预警。研究者调查了近83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2757例胰腺癌,有50%为1年内新发2性糖尿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90天内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广东军区总医院向定成等:吸烟增加青年男性7倍心梗风险
常有类似“24岁小伙突发心梗险丧命”的新闻见诸于纸端报头,为什么这么年轻就发生心梗?近期广东军区总医院向定成等就吸烟进行的研究表明,吸烟对青年男性心梗相对致病风险较高,较之不吸烟者可增加7倍的心梗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2026例心梗患者,和202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非心梗对照者。结果显示,心梗超过半数患者吸烟,吸烟率是对照组的2倍。而≤45岁心梗者84.2%的人在吸烟。老树再开新花:阿司匹林有助于延缓慢50%以上慢阻肺病情发展
阿司匹林,这种“出身”于柳树皮的老药,总能给人以意外之喜。这回既不是抗癌,也不是助孕,而是有研究发现,定期服用阿司匹林10年有助于延缓50%以上的肺气肿进展。而且不管患者之前吸烟否,也不管是每日服用81mg还是300-325mg阿司匹林,也不管是否应用吸入剂、非甾体类消炎药、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以及利尿剂,这种好处均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有显著气流阻塞的老年中更为显著。感染相关房颤,也需抗凝!丹麦全国性研究
既往研究发现,在肺炎患者中,大约5%~10%会出现房颤。以往认为,这种由急性感染诱发的房颤是一过性的自限性疾病,感染一旦控制住,房颤就会自然转复。然而,近年来大量的证据表明,这种感染诱发的房颤还会复发,从而有中风的风险。5月26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一项来自丹麦的全国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新发的房颤会显著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这可能需要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