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合并的亚临床甲减或无需治疗(JAMA随机临床试验)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甲状腺激素在调节心肌收缩的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既往研究表明,急性心梗患者如果合并亚临床甲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而甲状腺素水平正常),预后较差。 我国海南学者发现,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冠心病患者放支架后效果较差。 那么,对于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急性心梗患者来说,补充甲状腺素是否有益呢? 7月21日,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在这类患者中,与应用安慰剂相比,补充左旋甲状腺素1年后,并没有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结果并不支持治疗急性心梗患者合并的亚临床甲减,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筛查亚临床甲减也没有正当理由。目前仍不清楚亚临床甲减是否为心脏病患者预后变差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中患者的平均促甲状腺素水平为5.7 mU/L,大约40%的患者基线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因此,研究者指出,对于更加严重的亚临床甲减(甲状腺素水平>10 mIU /L)或基线左室功能减退的患者,目前不清楚补充激素治疗是否有益。 而且,在该研究中,在根据入院时甲状腺功能诊断的亚临床甲减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者7~10天后复查是,甲状腺功能已恢复正常了。这说明,仅凭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来诊断亚临床甲减并不可靠,这类患者需要在数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 关于亚临床甲减,目前大多数指南建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10 mIU /L时(正常范围为0.4~4.0 mIU/L)应补充甲状腺素。 但2018年JAMA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覆盖21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亚临床甲减患者常规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约3~18个月后,虽然与安慰剂相比,促甲状腺激素下降,但对生活质量、甲减相关症状、抑郁症状、疲劳、认知功能改善、肌肉力量、血压以及体重指数等均无改善。 2019年发表在BMJ上的一项临床实践指南明确提出,几乎全部亚临床甲减患者均不建议常规给予激素治疗,仅监测甲状腺功能即可,因为激素治疗不会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或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和疲劳。 这项最新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一共纳入来自英国6家医院的95例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急性心梗患者,随机给予左旋甲状腺素(46例)或安慰剂(49例)治疗。 左旋甲状腺素以25 μg开始滴定,直到血清甲状腺素水平降至0.4~2.5 mIU/L;安慰剂以等剂量进行治疗;均以胶囊形式给药,每日一次,共治疗52周。 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患者基线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51.3%,治疗52周时,其左室射血分数为53.8%,并没有显著改善;安慰剂组患者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从54%变为56.1%。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无明显差别。 另外,两组患者的平均左室体积、心肌梗死面积、不良事件、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状态、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抑郁等均无明显差别。 左旋甲状腺素组和安慰剂组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和36.7%。这说明,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治疗52周时,左旋甲状腺素组的促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安慰剂组,而游离T4水平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该研究纳入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3.5岁,76.6%为男士,69.1%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结束时,甲状腺素组的日均剂量为50 μg。 来源:[1]吴九涛,刘凯,谭传辉,等.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144-148.[2]Effect of Levothyroxine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0, 324(3): 249-258.[3]Levothyroxine fails to improve LV function in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cute MI. Healio网站[4]Association of Thyroid Hormone Therapy With Quality of Life and Thyroid-Relate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018, 320(13):1349-1359.[5]Thyroid hormones treatment for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BMJ, 2019, 365: l2006.
“瓶盖式”国产左心耳封堵器再经考验:最快1个月新生内膜完全覆盖封堵盘表面
良好的封堵器,是需要经过各种考验的。近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马东星、吴晓霞等从微观到宏观对“瓶盖式”国产左心耳封堵器LAMaxTM治疗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封堵器安全、有效,特别是按照“COVER”原则置入者愈合反应较良好。这是一项动物实验,共对30只健康犬成功置入了封堵器。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6:51:00
0000午睡超90分钟,易血压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既往多项研究发现,中午小憩对身体有好处,但不能睡太长时间。比如,广州学者发现,午睡超1小时,死亡风险会增加;中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学者则分别发现,午睡超过90分钟会增加代谢综合征和中风风险。近期,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的新分析提示,在中老年人群中,与不午睡的人相比,每天午睡≥90min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AHA科学声明:糖尿病女士患冠心病风险是男士两倍,降低风险还需更多运动
近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发表的一项科学声明称,2型糖尿病女士患冠心病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而且可能需要更多、更大强度的体力活动来降低风险。声明指出,与男性糖尿病患者相比,女性患者更早发生心肌梗死,首次心肌梗死后死亡的可能性更高。声明建议,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更加重视生活方式干预。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2:40:42
0000我国22万糖尿病调查:天津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最高,东北和华北是重灾区
近期,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西林教授等对我国近22万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脑血管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标化患病率为6%左右,天津最高,达12.85%,吉林、山东、黑龙江和北京的患病率依次位列第2位至第5位。房颤患者过千万,抗凝管理需加强!
目前,我国房颤患者数超1000万,房颤最大危害是产生血栓导致脑卒中,20%的脑卒中是由房颤导致的。而预防房颤卒中的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但是我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并未给予高度重视,且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规范,亟待改善。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2:10:2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