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室早没有危险(精神紧张和劳累也可诱发,中国共识)
如果发现有心脏病,应治疗原发病。
症状明显的频发室早患者,可以推荐导管消融治疗,但具体室早负荷多少为导管消融的最强适应证尚无定论,实践中大多以室早24h>10 000次为筛选标准。
对于健康教育后症状仍然不能有效控制者,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但疗效有限。
室性早搏(室早)在临床经常见,24或48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高达40%~75%,在75岁以上人群中,69%的人可见室早。
近期,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指出,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吸烟、饮酒、喝咖啡等,可诱发室早。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少数症状明显;多数人日间交感神经兴奋时多见。
对于未发现有心脏异常情况的室早者患者,应用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风险-获益比尚不清楚,治疗前应进行谨慎地评估。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对于频发室早,已经使心脏发生了心肌病变者,可推荐导管消融。
共识指出,对于频发室早患者(24小时>500个),应请心血管病医生进一步评估,以排除任何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室早负荷>20%者,需强化随访。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 34(3): 189-253.
室早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脏离子通道病;短联律间期室早(R-on-T);非流出道起源室早;室早QRS波时限过宽;室早24 h>2000次;复杂室早/非持续性室速;插入性室早;多种室早形态;运动时室早增多。
对于未发现有心脏异常情况者,需要反复解释并告知室早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如果症状仍不缓解者可给予适当治疗。
0000
相关推荐
小于1 mm的动脉导管未闭怎么治?河北医大学者有新手段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目前针对动脉导管未闭常用的封堵器有蘑菇伞、弹簧圈、AmplatzerPlug等,但细小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动脉导管直径小,导丝或导管不易通过,封堵存在一定困难。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震等针对这种细小动脉导管未闭,提出了一种创伤小、无异物植入、费用低廉、安全有效的经导管诱导血栓形成闭合术,该方法适用于直径≤1mm的细小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7-31 08:45:30
0000冬春季节出生者短寿?盛孙英贤等研究
胎儿期和婴儿早期的环境因素对成年时期的疾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包括出生季节和月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孙英贤团队发表的一项覆盖2.1万余人、随访近12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在冬季或春季出生的人,成年后全因死亡和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研究者发现,冬季和春季出生的人全因死亡和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均高于夏季和秋季出生的人。烟台学者发现,预测急诊介入治疗后无复流,这个血细胞指标可能有用
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孙静等人研究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或可用来预测心肌无复流。该研究纳入93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其中24例(25.8%)在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心肌无复流定义为:在没有解剖性狭窄及血管痉挛的情况下,冠状动脉TIM血流分级≤2级。阜外学者揭秘: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控糖戒烟
医生为了让糖尿病患者的心脏更强壮,更“省心”,常常千叮咛万嘱咐要控制好血糖,戒了烟。为什么?阜外医院吴永健、侯晓沛等进行的研究发现,合并了2型糖尿病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复杂、钙化、闭塞多见,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冠心病病程、目前吸烟等多项危险因素相关。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应用SYNTAX积分评估了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哪些情况应做冠脉CT?国际协会共识
近期,国际心血管CT协会(SCCT)发布2021冠脉CT专家共识,对多种不同情况下CT的应用进行了推荐。共识建议,对于年龄<40岁、胸壁疼痛、胸膜炎性胸痛等非心脏症状的患者,以及无症状的低危和中危患者,不适宜做冠脉CT。但以下患者可考虑行冠脉CT:1、既往不论有或无已知冠心病,只要有稳定性典型或不典型胸痛,或心绞痛等同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下颌疼痛)的患者,CT应作为一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