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风患者感染应警惕,住院期间复发风险高!天坛医院王拥军团队研究
近日,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团队利用中国卒中中心联盟(ASCA)项目和第三次中年各国卒中注册登记( CNSR-Ⅲ)队列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来说,住院期间出现感染,意味着中风早期复发风险高。
不过,研究者表示,感染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长期(发病后30天至1年)复发风险似乎无明显影响。
CSCA项目一共纳入近79万名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9.6%在住院期间出现感染。
与没有感染的患者相比,感染的患者住院期间中风复发的风险增加了70%(5.2% vs 10.4%)。
CNSR-Ⅲ队列共纳入13 549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6.5%在住院期间出现感染。
出现感染的患者住院期间中风复发风险增加40%(7.4% vs 3.9%),但长期中风风险未明显增加(7.2% vs 5.2%,校正HR=1.16,P=0.30)。
来源:Impact of Infection on the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6 Jun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1
相关推荐
合并三支病变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搭桥优于介入和药物治疗!阜外医院袁晋青、宋雷等研究
尽管已有多项随机临床研究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进行了探索,但在合并三支病变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人群中,搭桥、介入治疗和单纯药物三种治疗策略的远期预后孰优孰劣尚不清楚。阜外医院袁晋青、宋雷团队在CirculationJournal上发表研究显示:在三支病变合并NSTE-ACS人群中,搭桥远期预后优于介入治疗,单纯药物治疗预后最差。杨进刚阜外2023-09-13 13:02:29
0000老人白天老打瞌睡不是好事儿!美研究称:患糖尿病、癌症、高血压风险高
对于很多老年人,眯着眼睛躺在躺椅上一睡半天好似很惬意。但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白日嗜睡不是什么好事儿,会增加糖尿病、癌症以及高血压等疾病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10930名居民,34%年龄≥65岁。研究者每隔3年电话随访一次受试者,共两次。首次随访中,23%的65岁以上受试者符合嗜睡标准;二次随访中,有24%报告嗜睡。有41%称困顿想睡长期存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表明,南方城市、老年人和男士受PM2.5影响更大
近年来,PM2.5(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国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锐明等对石家庄、哈尔滨、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西安7个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后证实,PM2.5短期污染显著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研究发现,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广州效应最强,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心血管病日死亡率增加1.422%。哈佛大学研究称,降压、减盐、禁止反式脂肪酸可防止近亿人死亡
6月10日,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降压、减盐、禁食反式脂肪酸这三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可在25年内防止9400万人死亡。据估计,25年内,如将降压治疗的比例提高至全球70%的高血压人群,将可减少3940万例死亡;将食盐摄入量减少30%,可预防4000万例死亡,同时有助于降压;禁食反式脂肪酸则可防止1480万人早死。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41: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