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3(5亿人易患重症新冠肺炎,Lancet子刊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近日,英国、中国、美国研究人员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和联合国人群估计数据,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全球大约1/5的人至少有1种基础疾病,因此有得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 据估算,全球大约17亿人,即22%的人口,至少有1种基础疾病。这些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进展为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 随着年龄增大,得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越高。20岁以下和≥70岁的人中,重症新冠肺炎风险增加的人分别<5%和>66%。 全球重症新冠肺炎高危者大约有3.49亿(4%的人口),这些人一旦感染必须住院。20岁以下和≥70岁的人中重症新冠肺炎高危者分别占<1%和约20%。 假设男士得重症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是女士的2倍,大约6%的男士属于重症新冠肺炎高危人群,女士中相应的比例为3%。 该分析显示,老龄化相对严重的国家、艾滋病患病率搞得非洲国家、糖尿病患病率高的一些面积较小的岛国中,重症新冠肺炎的患病风险最高。 在估计有重症新冠肺炎风险的人数时,受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的影响最大。 研究者指出,他们估算出来的数据是不确定的,主要基于基础疾病来估计的,没有考虑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种族、社会经济状态、肥胖等。但他们认为,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际,该研究可能为估算需要隔离或者接种疫苗的人数提供了基础信息。 该研究基于中国大陆的新冠肺炎数据计算出来的年龄特异性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比值,来估算重症新冠肺炎高危者的人数。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人,研究者根据其年龄来评估患重症肺炎的风险及相应的人数,50~70岁被设为最低年龄段。 来源: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estimates of the population atincreased risk of severe COVID-19 due to underlying health conditions in 2020: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Global Health, Published: June 15, 2020
用手表能否检测房颤?欧洲指南
有约1/3的房颤并无症状,怎么早期发现?可穿戴设备等数字产品就是一双很好的“眼睛”。近日,欧洲心律学会(EHRA)为了规范和指引数字设备的应用,发布了指南。其中涵盖了各种新颖的数字设备,包括心电图贴片、智能手表、前壁带、胸带、手环、耳塞等可穿戴设备,以及带有面部传感器应用程序或指尖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图1各种可用于临床的数字设备杨进刚阜外2023-09-25 09:52:47
0000中国人植入ICD后能开车吗?短期禁驾必要,长时间禁驾依据不足
“驾车如驾虎”,除了驾驶水平外,驾驶者身体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安全驾驶很重要的因素。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能对于很多人都很陌生,但确是有效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的“武器”,但是这类患者是否可以驾驶?这里值得注意的是,ICD并不能根除猝死,也不足以避免晕厥。而且放电引起的不适感会导致一过性驾车失控。不同心肌病,心脏血栓分布不同!阜外研究
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以血栓栓塞事件为最初表现,而心内血栓是栓塞事件的重要原因。那么这些合并的心内血栓有何特点?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以血栓栓塞事件为最初表现,而心内血栓是栓塞事件的重要原因。那么这些合并的心内血栓有何特点?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翟玫等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合并心内血栓分布特点呈一定规律性,左心室是发生血栓最常见部位。【有理想,有担当】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成立青委会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句话,也适合学会工作。在长城会期间,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目前有心衰患者约420万人;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和我国心血管诊疗技术的进步,会有更多的冠心病和心肌病患者存活下来,心力衰竭患者还会大幅度增加。无糖饮料安全?日饮3罐,卒中或痴呆风险增2倍
近期,发表于Stoke的一项弗明翰心脏研究显示,若每天饮≥1罐加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会比每周基本不饮用者,会有3倍的卒中或痴呆风险。他们认为,最好的饮料还是白开水。同期刊出的述评指出,虽然这项研究不能证实其中的因果关系,但当前越来越多研究提示,频繁饮用人造甜饮料不利于血管健康。“加糖和加入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或都会硬化脑血管,”前AHA主席RalphSacco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