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植入ICD后能开车吗(短期禁驾必要,长时间禁驾依据不足)
(1)商业性驾驶: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预防,均应终身禁止;
“驾车如驾虎”,除了驾驶水平外,驾驶者身体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安全驾驶很重要的因素。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能对于很多人都很陌生,但确是有效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的“武器”,但是这类患者是否可以驾驶?
1996 年美国心脏协会/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协会(AHA/NASPE)的推荐
来源: 吴灵敏, 姚焰, 张澍.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患者的驾车管理.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036-1038.
对于有室性心律失常但未植入ICD的患者:
(4)ICD 更换:仅更换ICD 脉冲发生器者术后应禁驾1周,而更换电极导线者应禁驾4周;
对于有心原性猝死史的二级预防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3)商业性驾车者的ICD 放电或晕厥会显著增加他人的风险。因此,对于有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史且植入ICD 或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应终身禁止商业性驾驶;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ICD并不能根除猝死,也不足以避免晕厥。而且放电引起的不适感会导致一过性驾车失控。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一级预防者ICD 植入后3 个月内无持续性室速或室颤发作,即可恢复非商业性驾驶。
(1)术后6 个月是事件复发的高危期,应禁止驾车。若6 个月内 ICD未放电,可恢复驾车;
对于一级预防患者,2007 年AHA/NASPE和ESC给予的建议
(1)术后,至少应禁止商业性驾车1周。如无心律失常事件发作,不应继续禁止;
2009 年欧洲心律学会(EHRA)指南的推荐
(4)若进行高速或长途驾车,推荐有熟练驾车的成人同车陪伴。
(3)患者拒绝植入ICD:有二级预防指征的患者应禁驾7个月,一级预防者无需禁驾;
(2)非商业性驾车:一级预防应禁驾4周,二级预防禁驾3个月;
(2)应明确告知患者仍有出现意识受损并酿成交通事故的风险;
我国对于ICD 植入患者的驾车管理尚无专门建议,作者指出,目前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临床医生要对此有所认识;二是要告知患者限驾非ICD之故,而是疾病本身风险之故;三则应该开展基于国人的研究,为人的研究,为相关法规的制订提供依据。
不过就国际而言,目前仍无随机对照研究评估ICD 植入患者的驾车风险,所有的指南推荐均仅基于回顾性研究、专家建议和法规、指南间虽然存在分歧,但一致的是对于ICD 植入患者,短期禁驾是必要的,但过长时间甚至终身禁驾依据不足。
(3)当有ICD 治疗室速或室颤后,尤其是室速或室颤发作伴有脑低灌注的症状时,应按二级预防进行管理。
(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非持续性室速患者,无论是从事商业还是非商业驾车均无限制;
(2)只要出现ICD 放电,无论是否合并晕厥,均应再次禁驾6 个月;
(2)伴有意识受损的非持续性室速或无意识受损的特发性室速患者,应禁止非商业性驾车3 个月、商业性驾车6 个月。
(5)ICD放电后:每次恰当放电治疗后应禁驾3 个月,不恰当放电后至原因消除前均应禁驾。
安贞医院周玉杰等超2000例搭桥手术研究发现,术前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至少3天
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既往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患者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少应停用3天以上。心梗左回旋支闭塞,心电图这样表现!北大人民医院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7:50:02
0000多次测血压数值不同,房颤风险高!美国研究
高血压是众所周知的房颤的危险因素。近日,西雅图心血管健康研究室学者发表的一项基于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新分析发现,多年内收缩压和脉压的变异性越大,亚临床房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就越高。研究者认为,纵向血压评估,而不是目前的血压值,可能更有助于确定老年人房性心律失常的高风险。针灸治疗8种疾病有证据!BMJ专刊:全球已发表超一万项针灸随机研究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针灸研究”专辑。作者称,针灸的证据在临床上和卫生政策中未得到充分利用。研究发现自1975年以来,已发表了10000多项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在2000~2020年期间,有2471篇针灸疗法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的数量每年还在增加。在2000~2020年期间发表的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1:41:2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