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71

消瘦的房颤患者风险高(中国医疗质量改善项目分析)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7:36:29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治疗质量改善-房颤(CCC-AF)项目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我国房颤患者中,与体重偏轻或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或肥胖者接受药物治疗的比例更高,院内死亡风险较低。 体重不足、体重正常、超重、Ⅰ级肥胖、Ⅱ级肥胖房颤住院患者中,院内死亡率分别为1.08%、0.42%、0.35%、0.21%,心原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1.08%、0.50%、0.54%、0.23%,心衰发生率分别为23.97%、16.60%、15.10%、14.16%,但各组的中风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多变量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是房颤患者院内死亡的强烈预测因素之一。 BMI低于正常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是超重和肥胖患者的2.08倍。 另外,有心衰、中风、风湿性心脏病病史以及年龄≥75岁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也分别增加1.68倍、1.32倍、1.98倍、2.78倍。 研究者指出,尽管体重不足可能与其他合并症和高龄等情况有关,但BMI仍然与房颤患者院内死亡呈负相关。 该研究结果说明,我国体重不足的房颤住院患者的医疗质量亟需改善,除了要加强循证药物和其他治疗措施的应用,还要注意体重管理,以降低院内死亡率。 CCC-AF项目覆盖全国150家医院,从2015年2月起,一共纳入15 867例房颤患者,其中5.23%体重不足(BMI<18.5 kg/m2),31.29%体重正常(18.5~22.9 kg/m2),23.42%超重(23.0~24.9 kg/m2),33.17%为Ⅰ级肥胖(25.0~29.9 kg/m2),6.89%为Ⅱ级肥胖(≥30.0 kg/m2)。 与体重正常的患者相比,体重不足、超重和肥胖患者的CHADS2评分3~6分和CHA2DS2-VASc评分5~9分的比例均增加。 住院期间,超重和肥胖患者接受节律控制药物、抗凝药物、介入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体重不足和体重正常的患者。 出院时,超重的房颤患者心率比体重不足和体重正常患者要慢。 研究者发现,随着BMI增加,房颤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来源:[1]BMI Differences Among In-Hospital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Findings From the Car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oject in China.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0, 20(1): 270. [2]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房颤动专家工作组. 2019 年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427-437.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