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舒张压(lt,70,mmHg有危险,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这类患者更需再灌注治疗)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Böhm M, Ferreira JP, Mahfoud F, et al. Myocardial reperfusion reverses the J-curve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sights from the EPHESUS trial. Eur Heart J. 2020;41(17):1673‐1683.
舒张压较低的患者年龄较大,多为男性,体重指数较低,收缩压较低。血压较低的患者接受更多的血管重建手术。两组间心率无差异。
研究者提醒,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这类患者,因为舒张压较低以及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可能导致心肌灌注压异常,而血运重建可能对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力特别重要。
研究发现,低舒张压时,心血管死亡或心血管住院治疗、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发生率均较高。一般来说,与血运重建后相比,无血运重建患者事件发生率更高。
研究纳入5929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受损、有心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
图 再灌注通过维持灌注压消除了低舒张压带来的风险
收缩压为120~130 mmHg的患者亚组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在低舒张压时,血运重建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EPHESUS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心肌梗死后舒张压低于70 mmHg,再有心衰症状和体征,应及时接受血运重建,否则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研究发现,对于没有血运重建的患者,如舒张压<70mmhg,则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0%、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70%、心血管死亡或心血管住院风险增加54%。
而在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中未观察到舒张压低相关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收缩压低时,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与血运重建无关。
上海仁济医院李焰生:应该淘汰“颈性头晕”或“颈性眩晕”的诊断
头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影像学广泛应用的当今,许多患者的头晕或眩晕被认为与影像学发现的颈椎退行性变有关,被诊断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或“颈性头晕”。这些诊断合理吗?上海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认为,应该淘汰“颈性头晕”或“颈性眩晕”的诊断概念。绝大多数这些诊断缺乏可靠诊断标准,各种药物或手术治疗疗效也缺乏科学验证。对这种少见先心病细化分型,有助选择术式!北京儿童医院经验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心病,该类患儿部分肺静脉未能直接回流左心房,而是通过异位回流途径引流至右心系统。由于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在临床易被漏诊或误诊,一旦其血流动力学异常得不到及时诊断和矫治,会给患儿生长发育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及时明确诊断并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矫正心内畸形是阻止病情发展、保证患者良好预后的重要手段。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6:30:36
0000两指标预测心衰院内死亡风险有奇效!盛研究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高。近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学者发表研究称,胱抑素C水平增高提示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高,并指出胱抑素C联合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评估较单独NT-proBNP预测价值更大。十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每个都有十大注意事项!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文件
4月6日,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发文,针对十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各提出了十条注意事项。这十个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血脂异常、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特殊人群、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家族史/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健康饮食1、能预防心血管病的健康饮食必须基于证据,热量摄入必须考虑到总量,也需要考虑质量,患者还必须能够长期坚持。协和医院经验: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超声和核磁都可靠
近期,北京协和医院方理刚等在本刊发文称,在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时,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这两种技术都有很高的阳性率,两者总体一致性高。对于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这两种技术有很好的一致性,但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右心室受累比CMR钆延迟显像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