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心梗(土壤与种子,学说首次临床获证,阜外医院杨跃进等发表研究,强化他汀联合干细胞提高射血分数达12)
来源:Yang YJ, Qian HY, Song L, et al. Strengthening effects of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with intensive atorvastati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pen Heart. 2020, 7(1): e001139.
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2014年开展的临床研究STEM-AMI,对该学说进行首次临床验证。
入选患者接受SPECT/PET、MRI、UCG和BNP等血指标检测后经冠脉输注安慰剂或自体骨髓MNC。
该研究结果提示强化阿托伐他汀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促进心肌再生;国际上首次在临床验证干细胞心肌再生的“土壤与种子学说”,为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向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临床证据。
STEM-AMI研究是一项2×2析因设计、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入选100例发病2~4周内、PET显示梗死区无存活心肌、左心室射血分数≤45%的广泛前壁STEMI患者。
其关键瓶颈是干细胞移植后在梗死区的存活率和滞留率低下。针对这一突出的国际难题,杨跃进团队在国际上首创提出“他汀改良梗死心肌微环境(土壤)提高干细胞(种子)的存活率和滞留率,进而提高疗效”的假说,并通过系列临床前研究得到验证。
SPECT/PET显示干细胞和安慰剂组灌注缺损面积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反映心肌存活的FDG积分变化幅度在干细胞组显著大于安慰剂组,也只见于强化阿托伐他汀患者而非常规阿托伐他汀患者。
近20余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但疗效低弱是突出难题,左心室射血分数仅提高3%~5%,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转化应用。
随访1年,主要终点是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MRI检测),次要终点是左心室大小、梗死瘢痕面积、心肌灌注/存活和心衰标志物的变化,以及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再发心梗、靶血管血运重建和恶性心律失常)。
UCG显示干细胞组EDV和ESV较安慰剂组显著减小,也仅见于强化阿托伐他汀患者,而常规阿托伐他汀患者的改变不显著。
根据他汀用药方案(常规阿托伐他汀:20 mg,qn;强化阿托伐他汀:移植前3天~后4天80 mg qn,继以20 mg,qn)和经冠脉输注的剂型[安慰剂;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将入选患者随机分至常规阿托伐他汀 安慰剂、常规阿托伐他汀 干细胞组、强化阿托伐他汀 安慰剂组和强化阿托伐他汀 干细胞组。每组各25例。
共有76例患者完成终点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接受冠脉输注干细胞的患者射血分数较安慰剂组显著增加(10.0% vs 5.0%,P=0.01)。
常规他汀 干细胞较安慰剂也未显著提高射血分数。强化阿托伐他汀和冠脉输注干细胞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P=0.019)。
干细胞组NT-proBNP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安慰剂组,仅见于强化阿托伐他汀患者中。
干细胞和安慰剂组复合终点事件无显著差异,均无死亡和再发心梗。
次要终点分析发现,MRI所测干细胞组梗死瘢痕体积较安慰剂组显著减小,也仅见于强化阿托伐他汀患者。
进一步分析发现,干细胞带来的射血分数提高仅见于强化阿托伐他汀 干细胞接种患者,射血分数提高达到了12.6%,而强化阿托伐他汀 对照组仅5.0%(P=0.00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团队的“强化他汀提高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临床研究”(STEM-AMI)在BMJ子刊在线发表。
加拿大研究:用指尖设备测血压,诊断高血压准确率可高达95%!
脉搏血氧监测仪是临床常用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用来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一项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领衔开展的研究表明,脉搏血氧监测仪还能用来测血压。研究者指出,他们在中国和美国人群中进行测试后发现,血氧监测仪对高血压的检测准确率可高达95%。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25:400001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参与的研究刊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胶囊”起搏器安全可靠】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一项研究,报告了无导线起搏器的全球临床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新型起搏器在人体内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张澍的团队参与了该研究,张澍教授还是该研究的指导委员会成员。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2:25:430000中国半数肥胖男士打鼾!阜外医院有研究发现,打鼾者心梗风险增77%
习惯性打鼾不简单,可增加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病风险。近日,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在30~79岁51万余国人研究发现,习惯性打鼾标化报告率为21.2%。在肥胖者中,打鼾者尤其多。男女肥胖人群中,习惯性打鼾率分别高达52.2%和34.2%,体重指数(体重与身高平方比值)每增加1kg/m2,习惯性打鼾的风险增加19%。腰围每增加1cm,习惯性打鼾风险就增加6%。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5:37:180000丹麦研究:哮喘患者易发房颤,控制越差者风险越高
一项来自挪威的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提示,与没有哮喘的人相比,哮喘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38%。此外,哮喘的控制程度与房颤发生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即哮喘控制得越差,房颤发生风险越高,哮喘控制很差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较一般人群增加74%。研究者指出,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哮喘与房颤拥有共同的病生理机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常吃辣,还能防口咽部肿瘤!中国超50万居民分析
近年来,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在我国有所抬头,咀嚼槟榔、HPV感染、吸烟及饮酒等都会增加风险,那么吃辣呢?近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一项最新结果表明,吃辣或与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风险降低有关,而且这种获益独立于健康生活方式。研究显示,在考虑了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随着吃辣的频率增加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