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心梗同样很危险(广东学者BMJ发表Meta分析)
据研究报道,在成年人中,大约17%存在隐匿性心肌梗死,即客观存在心肌梗死但没有症状,只有经心脏磁共振成像或心电图等检查时才会发现。我国学者发现,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隐匿性心梗的发生率达24%。 近期,我国广东学者在BMJ上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通过心电图或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出来的隐匿性心梗患者的预后与有临床诊断的心梗相似。 分析显示,与没有心梗的正常人相比,通过心电图筛查出来的隐匿性心梗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0%、133%、61%,上述事件的绝对风险分别增加7.5/千人年、11.04/千人年、27.54/千人年。 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筛查出来的隐匿性心梗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21倍、9.79倍、2.23倍,上述事件的绝对风险分别增加32.49/千人年、37.2/千人年、51.96/千人年。 经心电图筛查出来的隐匿性心梗患者和临床诊断的心梗患者在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中风等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均相似,但临床诊断的心梗患者中冠心病或心梗复发、心衰的发生风险较高。 但经心脏磁共振成像筛查出的心梗患者和临床诊断的心梗患者在全因死亡、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冠心病或心梗复发、心衰等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均无明显差别。 作者认为,在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管理中,筛查隐匿性心梗可能有助于危险分层。 该Meta分析共纳入30项研究、25.3万余人,随访时间为162.2万人年。 在这些人中,通过心电图或心脏磁共振成像筛查出的隐匿性心梗中位患病率分别为5.4%和22.5%。 如以心脏磁共振成像作为金标准,用心电图筛查隐匿性心梗的敏感性较低(13.2%),但特异性高达95.7%。 来源:[1]Association of Unrecogniz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Long-term Outcomes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The ICELAND MIStudy. JAMA Cardiol, 2018, 3(11): 1101–1106.[2]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识别的隐性心肌梗死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34-238.[3]Prognosis of unrecognis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termined by electrocardiography or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20, 369: m118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效钙拮抗剂、复方制剂、ARNI和SGLT2i获荐!亚洲共识建议清晨血压应<135/85
10月4日,HOPEAsiaNetwork更新了清晨高血压管理共识声明,强调清晨血压应低于135/85mmHg,遇到清晨高血压,要鉴别“晨峰”型和“夜间和清晨持续性高血压”型。清晨血压平均值≥135/85mmHg,考虑清晨高血压1、清晨高血压的诊断:不论诊室血压和其他时段血压水平,家庭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或可穿戴式血压监测获得的清晨血压平均值≥135/85mmHg。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用呼吸机可改善生活质量,但未能预防心血管事件
40%~6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除了能减少日间嗜睡等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症状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外,并不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往有随机对照及观察性研究发现CPAP能减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血压、改善内皮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且还可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以及心血管死亡。杨进刚阜外2023-08-08 11:55:16
0000中国心脏医生自己的高血压也没管好!中国2441医院近3万心脏医生调查结果公布
坊间传闻,很多年轻心血管医生猝死了,这提示,中国心血管医生并不注意自己的健康情况。这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等针对中国2441家医院3万心血管医生的调查中得到了证实。该研究发现,中国25%心血管医生有高血压,与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4%)相似。但是,高血压医生中,仅31%的医生在吃降压药,13%血压达标。这比普通居民的情况没有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