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调查研究:我国十年间青少年吸烟率增幅50%,男士吸烟率维持在高水平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学者发表研究称,我国自2003年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的十年间(2003~2013年),吸烟率仍居高不下,青少年、40岁以下的女性吸烟率反而急剧升高,而且吸烟率的地域差异化明显。
研究数据来自于2003年、2008年和2013年的全国健康调查研究,覆盖中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三个年份分别纳入15.3万、14.5万和23.0万人。
该数据显示,中国男士吸烟率持续在较高水平,没有明显下降,2003年、2008年、2013年,吸烟率分别为48.4%、47%和47.2%,女性吸烟率在2003年、2008年、2013年分别为3.1%、2.3%和2.7%。
青少年吸烟率显著增加
最重要的是,15~24岁的青少年的性别标准化吸烟率从2003年的8.3%上升到2013年的12.5%,增幅达50.6%。无论是否是学生,还是男孩和女孩,都呈增加趋势。
作者称,因为中国仍然缺乏强制立法保护青少年不吸烟,《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并要求进行身份验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项法律并不是一贯执行的。
另外,其他一些社会因素也促使中国青少年吸烟率的增加。比如中国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中香烟的分享和赠送,而且香烟价格便宜,随处可买到。
作者称,中国一些城市已采用无烟法规,大多数城市也都在努力执行,但中国没有针对卷烟的有害包装政策,仅有35%的烟盒上有中文警示,并未提供有关吸烟的特定健康风险的信息。
此外,该研究还表明,青少年时期,吸烟与饮酒的关系比其他年龄时期更为密切(OR=7.5),超过3/4的烟民从青少年开始吸烟。
总体上看,2003年吸烟率为26.0%,2008年吸烟率为24.9%,2013年为25.2%。
烟民的戒烟率也在稳步上升,从2003年的5.3%上升到2008年的7.6%和2013年的9.1%。

图1 2003年、2008年及2013年的不同年龄段居民吸烟率变化趋势比较
研究发现,家庭里吸烟者尤其是女性对青少年吸烟有直接关系(OR=1.9),此外,低学历也是青少年吸烟的危险因素(OR=1.3)。
女性吸烟率在升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40岁以下女性吸烟率从2003年的1.0%上升到2013年的1.6%。
早在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中国的女性吸烟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3%。
然而,该结果发现,中国女性吸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稳步上升,40岁以下的妇女吸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吸烟率地域差异化明显
总体上看,我国西部、中部地区吸烟依然流行,西部地区吸烟率最高,而东部地区的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农村地区比城市地区吸烟率高。(图2)

图2 中国烟民分布地图
研究者分析了2003-2013年间不同地区吸烟流行的四个主要地域特点。
第一,吸烟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如云南、吉林。
第二,吸烟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如海南、新疆。
第三,吸烟率的大幅下降的地区,如在辽宁东北部地区,吸烟率从31.3%降至22.9%。
第四,吸烟率增加的地区。如甘肃,从20.3%增加至27.6%。
研究者分析,烟草控制的有效性可能受到不同地区烟草政策、当地文化和习俗以及烟草生产的影响。经济利益冲突会影响烟草控制的有效性,阻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充分实施。
吸烟与慢性病的风险增加
结果表明,吸烟与慢性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较早开始吸烟和长期吸烟与带来更高的慢性病风险。
而且中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将在未来加剧这些负面影响。
研究者指出,迄今为止,在中国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还不足以减轻与烟草有关的慢性疾病的负担。未能成功实施该条约可能是由于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发展理念,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列为优先事项。
来源:Minghuan Wang, et al. Trends in smoking prevalence and implication for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 serial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s from 2003 to 2013. Lacent,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5, 2018.Doi:10.1016/S2213-2600(18)30432-6.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六成有家族史!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研究
2019年,全球9.3%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50%在亚洲。青年2型糖尿病(早发2型糖尿病)越来越普遍。亚洲糖尿病联合评估(JADE)登记注册研究中,每5名亚洲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早发2型糖尿病。家族史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家族史。除了基因遗传外,糖尿病家族聚集发病可能与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1:07:01
0000【疑难病例】年轻男子突发心衰为那般?原来他有这个“瘾”
天津市海洋石油总医院洪冰等遇到一个奇怪的病例。该男性患者36岁,因“间断咳嗽、咳痰1周,突发憋喘、大汗1天”就诊,以急性左心衰竭收住院。患者自诉服用冰毒(甲基苯丙胺)10年间未间断。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2年。不饮酒,吸烟13年。血压160/90mmHg。半卧位,口唇略紫绀,颈静脉略充盈,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附加心音。双下肢水肿。医学生入门三堂课:你所学的,很多可能都不对
JAMA杂志心灵点滴栏目刊登了芝加哥大学医学部AdamS.Cifu对新入学的医学生的三堂课。第一课:医生认为最重要的事儿,对患者来说不一定最重要我曾经有一个很重的病人,对医生恨得要死,病情刚好一点,就要求出院,但这样的话,他肯定会活不了多长时间。我有一个三年级学生,与这个病人了聊了聊,病人在医院就住了几个星期,还制定了一项规范的长期管理方案,出院后又活了好几年。中国因慢病致贫风险高!PURE研究全球18个国家的家庭分析
近期,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研究一项的最新分析发现,家庭中有心血管病等慢病患者(慢病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会明显增加,中国、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的慢病家庭的灾难性支出风险最高。灾难性医疗支出定义为人均自费医疗支大于人均有效收入的40%。中国慢病家庭医疗支出占家庭有效收入的比例为16.3%,高血压家庭为11.4%,正常家庭占5.8%。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病例报告,称喝红茶过量会导致肾衰
患者,男性,56岁。因“疲惫无力、身体疼痛和血肌酐升高”入院。肌酸酐水平高达400μmol/L。该患者无蛋白尿和血尿,尿检发现大量草酸钙结晶。该患者没有肾结石或其他肾病家族史。由于肾衰和尿毒症症状恶化,患者必须进行透析治疗。患者尿液中草酸盐排泄物增多,达1100μmol/24h,远高于正常水平(80~490μmol/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