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身高每增6.5cm,心血管死亡降6%,癌症死亡风险增4%
你知道吗,虽然身高多由遗传因素决定,但近几十年来人类确实越来越高大,也就是说孩子们长大后要比父辈高出许多,而其中荷兰人的身高增加最多,他们要比150年前的祖先高出20厘米。不过长得高到底好不好?
近日一项由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表明,身材高大的人,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降低,但罹患癌症的风险增高。
研究显示,身高对某些常见疾病有所影响,而且无关体脂和其他调节因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身高每增加6.5厘米,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6%,而癌症死亡风险却增加4%。”研究者指出。
研究者怀疑,身高增加是个体在生长的不同阶段中,富含动物蛋白的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而营养过剩的一种生物标志。比如身高增加最明显的荷兰人,他们也是全球牛奶和奶制品消耗最多的人群。

身高增加或会降低心血管风险而增加癌症风险
研究者进一步阐释说,当营养过剩时,在母体中基因程序就可能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2系统。而这一系统的激活可以使得个体对胰岛素更为敏感,从而对脂质代谢有更多正向影响。
但是这一系统以及其他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却也可能与某些癌症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乳腺癌,结肠癌以及黑色素瘤等。
研究者指出,饮食对相关疾病的作用一直以来有所低估,尤其对于孕妇和青少年。在考虑上述疾病时,应该将成长和身高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来源:
[1] Height influences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and cancer. Medicalpress. February 2, 2016.
[2] Stefan N, Häring HU, Hu FB, et al. Divergent
associations of height with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nd cancer: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global implications.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6 Jan
27.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美研究发现,常用漱口水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近期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提示,经常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并不是一种好习惯,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在该研究中,健康志愿者每天应用两次洗必泰漱口水,一周后收缩压就明显升高了。而停用漱口水3天后,血压就会逐渐恢复。研究者指出,口腔中有些细菌有助于将食物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利于维持正常血压。而漱口水中洗必泰这种光谱杀菌剂可杀死这些有益细菌,从而导致血压明显升高。慢性心衰加重,β阻滞剂该不该停?其他药该怎么用?中国专家共识
近期,中国慢性心衰加重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共识详细阐述了慢性心衰加重的定义、诊断与评估、治疗、预防和管理等。慢性心衰加重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慢性心衰加重,是指慢性心衰患者在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出现心衰症状和(或)体征的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1、临床表现,包括心衰症状和(或)体征(如呼吸困难、疲乏、腹胀、纳差、肺部啰音、水肿)再次出现或加重。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7:17:46
0000美研究发现,长期用抗生素的中老年女士更易发生心血管病
来自美国护士健康研究(Nurses’HealthStudy)的一项最新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女士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应用抗生素超过2个月的60岁以上老年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最高。当然,在40~59岁的中年女士中,抗生素应用的时间越长,心血管病风险也越高。但是,在20~39岁的女士中,应用抗生素并没有导致心血管病风险升高。2018 ESC 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五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的基础检测
7.自主神经功能的基础检测7.1正确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方法及其解释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须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以详尽检测心血管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功能活动,力图确认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是否为晕厥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可以提供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全面评估,因此,对于不同的临床问题,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自主神经功能的测试方法。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1:56:16
0000JACC研究称,破解“坐以待毙综合征”,可考虑三种方式
全球每年有超过500万人因为缺乏体育活动而过早死亡。每10个早发死亡中,就有1人死于运动量不足。美国200多名学者倡议使用“坐以待毙综合征”,提醒公众认识体力活动不足的危害。在我国,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我国居民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第十二位的危险因素。近期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则指出,1991~2011年中国男性职业身体活动下降31%,女性下降42%。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8:2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