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衰患者知晓率不足四分之三(阜外医院于丽天等全国调查,全面改善生活方式者不足6)
阜外医院于丽天等调查发现,我国心力衰竭患者总体疾病认知程度较差,表现为知晓率、药物依从率、健康教育接受率低下,自我保健意识匮乏。 研究者对我国2012~2014 年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24 家)的970 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心力衰竭知晓率、药物依从率、健康教育接受率分别为74.8%、83.0% 和40.8%。 全面改善生活方式(坚持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监测体重等)的患者仅占5.6%。23.8%的患者完全不改善生活方式。 67.3%的心力衰竭患者知晓应低盐饮食,但仅47.6%的患者每天坚持低盐饮食。 58.7%的患者每周参加适量的有氧运动,10.0%的患者每日监测体重。 83.0%的患者能够坚持每天服用抗心力衰竭药物,其中遗忘是未能每日服药的最主要原因(占47.8%)。 不同的医院级别、患者受教育程度、NYHA 心功能分级、婚姻状况影响患者的心力衰竭知晓率。 农村患者的疾病知晓率、药物依从率及健康教育接受率明显低于城镇患者。二、三级医院患者的药物依从率和健康教育接受率显著高于一级医院。 患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心功能越差,心力衰竭知晓率越高,丧偶患者心力衰竭知晓率最低。 53.0%的患者能正确理解心力衰竭定义,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及就诊三级医院的患者能正确理解的可能性越大。 在入选的970 例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占57.2 %,平均年龄65.6岁。 一、二、三级医院入选患者比例分别为32.5%、32.0% 和35.5%。受教育程度以小学(25.1%)及初中(29.1%)为主,55.8%的患者居住在城市,73.1%的患者NYHA 心功能分级为Ⅱ~ Ⅲ级。 来源:莫然, 谭慧琼,刘少帅,等.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现况调查. 中国循环杂志,2020, 35:355-360.
他汀类药物并无神经保护作用
但支持这种神经保护作用的证据并不充分,多数依赖于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等基础研究结果。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XuemeiHuang等近期在《运动失调》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并不支持他汀的神经保护作用,反而会增加帕金森病发生风险,因此研究者认为他汀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能定论。安贞医院学者Meta分析:甲减患者心源性死亡风险约增倍
由北京安贞医院魏永祥院长领衔开展的一项大规模Meta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俗称甲减)是缺血性心脏病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甲减患者心源性死亡风险大约增加1倍。分析显示,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相比,甲减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依次增加13%、15%、96%和25%。Circulation杂志刊文称,血压波动大,痴呆风险高
近日,发表在著名的Circulation杂志上的一项日本研究提示,日间血压波动(day-to-dayvariations)较大的人,痴呆风险明显升高。日间收缩压波动幅度达7.61%的人,5年后患痴呆症的风险比日间收缩压波动幅度为4.83%者增加1.3倍,其中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1.8倍,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1.2倍。阜外研究: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达五成,需警惕四个危险因素
阜外医院蒋雄京、熊洪良等研究提示,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为51.8%。其中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为3.5%、39.4%和22.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后,通过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心率均可恢复正常水平,其中6例(3.5%)用药时间超过24小时。终末期肾病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主因!欧洲透析工作组分析
心原性猝死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美国肾脏数据系统数据库中,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是最大的单一死因,占透析患者已知死因的40%,占所有心血管死因的近78%。大多数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于心原性猝死。欧洲ERA-EDTA透析工作组回顾了目前有关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外心原性猝死和透析时心脏骤停原因的文献。文件指出,透析外心原性猝死和透析时心脏骤停是不同的临床情况,应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