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不高(慢性炎症也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
研究数据显示,总体基线LDL-C为2.38 mmol/L,CRP和纤维蛋白原分别为0.90 mg/L和3.01 g/L。
该研究未发现纤维蛋白原与重大冠状动脉事件、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风险相关。
根据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对于血脂不高(LDL-C<2.4 mmol/L)的居民,慢性炎症也与冠脉事件和卒中有关。
在校正LDL-C和其他危险因素后,CRP与冠状动脉事件、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均呈近似对数线性正相关。
除了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等传统的危险因素外,持续低度全身炎症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C反应蛋白(CRP)是全身炎症的标志物。但大部分研究证据来自西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平均140 mg/dl)的人群。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根据中国卒中报告,我国是卒中大国。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是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病因。
冠脉事件的风险增加幅度大于卒中,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的风险增加幅度相似,并且在不同的人群亚组中是一致的。
来源:
[1]Karim MA, Kartsonaki C, Bennett DA, et al. Systemic inflamm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ident stroke and heart disease in East Asians. Sci Rep. 2020, 10(1): 5605. Published 2020 Mar 27.
研究纳入1508例发生冠脉事件、5418例缺血性卒中、4476例脑出血,选择5285例30~79岁居民作为对照。
在所有参与者都测定了高敏CRP和LDL-C,其中9380位居民中测定了纤维蛋白原。
作者称,该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炎症反应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且独立于血脂。目前需要相应调整炎症的治疗策略,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2] 王陇德、刘建民、杨弋等.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05-119.
高血压少年之烦恼:心脏等靶器官很早就可能受损了
9月17日,在2017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联合科学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在患者青少年时期就可能出现了。更要命的是,即便血压还没达到青少年高血压临床诊断的标准,就有可能损害其心脏和血管。对于青少年,血压水平≥同龄人第95百分位是诊断高血压的标准。然而,研究者发现,在血压水平<同龄人第80百分位的少年(14~17岁)中,居然也有靶器官受损的证据。首个新型口服抗凝药中国数据发布:中国房颤患者使用达比加群获益幅度更大
房颤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大的危害就是成倍增加脑卒中风险,并且致死致残率较高。抗凝治疗是房颤卒中预防的重要手段,RE-LY房颤注册研究全球数据之前就证实,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较传统老药华法林疗效和安全性更优(AmHeartJ,2009,157:805-810.),那么具体到中国人群,结果又如何?杨进刚阜外2023-07-31 10:42:12
0000常活动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体力活动对于心血管的益处早有很多研究证实。指南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体力活动。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同样降低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研究基于英国Biobank队列40万人超过280万人·年的随访结果。共发生8640例房颤事件。研究发现,与不活动者相比,体力活动(>500MET分钟/周)者发生房颤的风险较低,女性从活动中的获益较男性更多。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2:01:37
0000TAVR术,未增升主动脉扩展速度!阜外医院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经验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常升主动脉扩张,而这也增加了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形成等风险。近日,阜外医院侯剑锋、安康等研究发现,对于≥65岁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不开胸”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升主动脉仍然持续扩张,但扩张速率相对缓慢,且与外科手术换瓣(SAVR)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0:40:38
0000血压高,还易患结直肠癌!?日本200多万人研究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血压较高且未用降压药物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且,即便是在没有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血压偏高人群中,这种风险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