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学者发文称(广泛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明显改善国人高血压防控效果)
据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大约有2.5亿成年人患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 近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苏海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居民广泛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人群血压平均能降低10/5 mmHg的话,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就会明显降低,同时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会得到显著提高。 该研究纳入1540名成年人,其平均年龄为13.7岁,其中312人吸烟,8.6%服用降压药物,平均血压为131.8/74.4 mm Hg。 根据≥140/90 mmHg的诊断标准,该人群中,33.4%患高血压;知晓率为74.2%,治疗率为25.8%,控制率为9.7%。 如果这些人平均血压降低10/5 mmHg,高血压患病率将降至22.1%(降幅33.8%),而治疗率和控制率将分别提高至39.1%和21.2%(增幅分别为51.6%和118.6%)。 相反,如果平均血压升高10/5 mmHg,高血压患病率将升至53.4%,治疗率和控制率将分别降至16.2%和9.7%~3.6%。 按照美国最新高血压指南定义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研究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之前美国有研究发现,人群舒张压降低2 mmHg,其作用要比舒张压>95 mmHg者降压的效果还好。 研究者指出,生活方式调节有显著降血压效果,包括限制食盐摄入、改善营养、坚持身体锻炼、加强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管理,这可大幅降低血压。 比如,在芬兰,在实施计划以减盐、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并加强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管理后,人群舒张压降低超过8 mmHg。 该研究支持采取措施来改善人群生活方式,同时要加强对高血压的临床管理。 来源:1、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09-220.2、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population blood pressure on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control in China. J Clin Hypertens, First published: 31 January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为何发生了室壁瘤?阜外医院赵世华等研究
阜外医院赵世华等发表研究称,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可全面准确地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而心脏超声诊断心尖部室壁瘤漏诊率达68.0%。研究者称,磁共振不仅能够显示左心室心尖部的结构及运动变化,还能够识别心肌组织学特征,是目前临床上评估此类疾病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孤独的人是危险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研究:感到孤独者小心得心血管病
在中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很常见。之前发表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结果显示,我国≥45岁居民中,约30%的男士和45%的女士有抑郁症状。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是一项项纳入1.2万余名中国中老年人的全国性、前瞻性队列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8-31 08:25:36
0000去肾神经术仅降压4/2 mmHg!Meta分析
目前,在高血压尤其难治性高血压治疗领域,去肾神经术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目前已公布几项相关的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研究。11月4日,一项针对这些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去肾神经术可显著降低动态血压和诊室血压,但降幅仅约4/2mmHg,应用和不用降压药的患者获益类似。作者认为,对于那些不愿意增加降压药物的患者,去肾神经术是一种有用的策略。但是,去肾神经术的降压效果是否会随时间而变化,目前尚不明确。ACC更新心血管病预防“ABCDEF”法则:涵盖10个方面,加入房颤和心衰管理
有80%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但如何做好心血管病预防,很有挑战。2001年,就有人提出心血管病预防的“ABCDE”法则。不过时过境迁,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刷新,人口结构等的变化,原来的“ABCDE”更新为“ABCDEF”,内容涵盖了10个方面,并加入了房颤和心衰的管理。A:评估风险(AssessRisk)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Therapy)房颤管理(AF)心脏瓣膜术后血管内溶血防与治: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治疗
血管内溶血是心脏瓣膜术后并发症之一。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严重瓣膜相关血管内溶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但亚临床溶血仍普遍存在。据阜外医院敖虎山、王瑾介绍,该并发症主要发生机制为瓣膜术后局部结构改变,导致非生理性血流形成,剪应力增高,引发红细胞破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