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身体活动,也可防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新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研究已证实,每天即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带来健康获益,包括做家务、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等。
7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的新研究发现,交通出行过程中的适量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对于很多没时间专门锻炼的上班族来说,如果没有时间专门去锻炼,上下班不论步行、骑自行车还是开车,只要有适量的身体活动,就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该研究显示,交通出行过程中的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
当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为213~394 代谢当量(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最低。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213 MET-min及≥394 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9%和15%。

进一步分析显示,步行、骑自行车、开机动车时的身体活动量均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均为类似的U型曲线关系。
该研究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一共纳入9350名基线无高血压的成年人,中位随访8年期间,2949人出现高血压。
此前,南方医科大学秦献辉等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开展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不论男士还是女士,适量的职业性(工作时)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但重体力活动会增加女士的高血压发生风险。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不论是职业性、交通出行、家务性、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只要适量,对身体总体是有益的。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min 中等强度或至少 75 min 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
来源:[1] Transpor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Hypertens Res. 2022 Jul 13.
加拿大研究:用指尖设备测血压,诊断高血压准确率可高达95%!
脉搏血氧监测仪是临床常用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用来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一项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领衔开展的研究表明,脉搏血氧监测仪还能用来测血压。研究者指出,他们在中国和美国人群中进行测试后发现,血氧监测仪对高血压的检测准确率可高达95%。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25:40
0001心脏外科术后,如何诊断急性心肌缺血?AHA科学声明
6月22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关于心脏外科术后急性心肌缺血管理的科学声明。声明指出,对于心脏外科术后急性心肌缺血,目前尚无一致的定义。止痛可能会掩盖心肌缺血的症状,而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升高对于术后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可能不可靠。由于诊断比较困难,专家组指出,保持对所有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急性心肌缺血的高度怀疑是很重要的,因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良好临床结果的关键。诊断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6:46:43
0000我国台湾11年随访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钙拮抗剂可降低骨折风险
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成为骨折的高发人群,而应用某些降压药物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可能更高。近期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一项来自我国台湾的队列研究提示,应用钙拮抗剂(CCB)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骨折风险降低,而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患者骨折风险则升高。β细胞分泌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中山大学八附院研究
有学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那么,胰岛β细胞分泌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何关系?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柳岚、桑丹等在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下降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密切相关。这项研究用精氨酸刺激试验后急性C肽变化评估了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研究发现,参与者检测出有进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6.3±11.5)岁,发病年龄较轻。急性中风患者半数心电图异常,1/4为房颤
《Neurology》发表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时接受心电图检测,近50%有异常,其中1/4的脑卒中患者有房颤。259例脑卒中接受院前急救中检测心电图,90.3%为缺血性卒中患者,9.7%为脑出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