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窦克非等获得冠心病患者代谢指纹图谱(棕榈酸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最强)
有研究显示,棕榈酸(16:0)可以显著增加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还有研究显示,棕榈酸可通过触发炎症相关通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其次,亚油酸也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显著相关,每升高1个单位,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就增加 6.133 倍(95% CI:2.367~15.893,P=0.0005)。
来源:刘倩倩,王春玥,宋晨曦,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冠心病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代谢标记物的探索.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752-756.

近日,阜外医院窦克非、朱成刚、刘倩倩等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获得了中国冠心病患者群体的代谢指纹图谱,发现了105个与冠心病相关的代谢物。
棕榈酸,是上述5种代谢物中冠心病发病风险预测能力最高的代谢物(OR=7.237,95% CI:2.390~21.912,P=0.000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校正危险因素后,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这 5 种代谢物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2.791~7.237)。
这项研究对 150 例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狭窄≥80%)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年龄与性别 1:1 匹配的 150 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狭窄≤20%)者(对照组)进行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其中,石胆酸和磷脂酰甘油(20:3/2:0),是首次挖掘出的与冠心病病理生理过程有强关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别增加2.7~3.9倍冠心病风险。
研究者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 Bonferroni 校正后,从 105 个两组间差异显著的代谢物中筛选出棕榈酸、亚油酸、脂酰肉毒碱(14:1)、石胆酸、磷脂酰甘油(20:3/2:0)等 5 种差异最为显著的血浆代谢物。
Lancet子刊刊登失眠新分型:以生物学特点和生活史分为5个亚型
国人每3人就有1人失眠。失眠,让人苦恼,很多人吃了药也不见得有效。近日Lancet子刊上,荷兰学者将失眠分为5种新亚型,以便更好地个体化对付失眠。研究者指出,之前对失眠亚型多集中在睡眠相关的特征,这种分型方法可靠性较差,多被弃用。而应用数据驱动,基于情感、人格及生活史特质等非睡眠特征建立多维稳定的失眠分型或更为清晰。仅六成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使用β阻滞剂!中国11万高血压患者调查
之前中国一项11余万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心率偏快现象较为常见,高血压患者静息平均心率为76.6次/min。但近七成高血压患者未用β受体阻滞剂,其中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率也仅分别为65.7%和56.7%。研究者认为,临床上应该加强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意识,尤其是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8:16:57
0000美国心脏协会新闻:每日测体重有助减肥
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将于11月10~12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近日,AHA官网提前公布了将在今年年会上公布的几项关于生活方式的、有意思的研究结果。每天测体重可能是减肥的关键每天测一下体重,可能有助于达到减肥目标。一项研究显示,从不或很少测体重的人体重减轻的可能性低于经常测体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