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樊晓寒教授团队研究首次证实(我国原创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安全有效)
近期,阜外医院樊晓寒教授研究团队在33例有心室起搏适应证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对左束支区域起搏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发表在Heart Rhythm杂志(IF=4.743)上。
来源:Li X, Li H, Ma W, et al. Permanent 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 for atrioventricular block: feasibility, safety and acute effect. Heart Rhythm. 2019 Apr 29.
研究者认为,左束支区域起搏有望成为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具有吸引力的生理起搏方法。
在人工心脏起搏领域,目前越来越接近生理性起搏。希氏束起搏是目前最为生理的起搏方式,但其存在起搏阈值偏高、感知欠佳、部分患者的起搏成功率略低等缺点。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伟剑教授在个案报道中首次提出左束支区域起搏这种新的起搏方法。
该研究为全球第一篇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随访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的心功能稳定,左室收缩同步性较基线有轻微改善,这种改善主要见于基线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该研究中,基线合并左束支或右束支阻滞的患者共16例,束支阻滞成功校正率68.7%。仅有1例患者起搏术后出现了室间隔导线穿孔,并及时进行了导线调整。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樊教授等指出,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永久性左束支区域起搏的成功率高达90.9%,其起搏阈值稳定,可达到窄QRS间期、保留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效果,而且并发症较少。
在该研究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被定义为:V1导联起搏的QRS形态为右束支阻滞图形,QRS间期<130 ms。
33例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达90.9%,起搏术中和术后3个月随访时,平均起搏夺获阈值及起搏的QRS间期宽度稳定。
美国仅1.6%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查原醛!27万患者研究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很少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检测。这项研究对2000~2017年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管理局27万名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仅有1.6%的患者检测了原醛症。冠脉微血管障碍,与癌症也有关!美国研究
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指出,微血管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心脏、脑血管、肾脏及外周等多器官多系统。8月22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美国回顾性研究表明,在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中,有冠脉微血管障碍的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也显著增加。研究者指出,对于存在冠脉微血管障碍的患者,随访过程中既要重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也要评估潜在的癌症风险。Circulation一项研究称,骑自行车使心脏病风险降低11%~18%
近日,刊登在《Circulation》和《JAmHeartAssoc》上的两项研究均提示,经常骑自行车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风险较低。CAMI研究近3万例STEMI患者分析:医疗质量决定生死
阜外医院杨跃进、李卫和赵延延等报告,中国医院救治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医疗质量与住院死亡率有关。研究观察了参加中国急性心梗注册(CAMI)研究的80家医院,这些医院收治STEMI患者在50例以上,且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共29581例STEMI患者。研究结合中国和美国心梗质量标准计医疗质量评分,将11项指标作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依据。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30:470000FDA:要警惕碘造影剂引发婴幼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婴幼儿应用碘造影剂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问题发布了安全警告。FDA指出,在已经报告的病例中,患儿多为早产儿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过碘造影剂所致相关并发症多发病短暂且可自愈。FDA要求在所有碘造影剂中标明已经报告的不良反应信息,不过在临床应用碘造影剂的处方、给药和监测方面没有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