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27年随访研究称(控制儿童龋齿,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男女老少对口腔健康重视不够。先不提仅有近四成人每日刷牙两次,儿童情况很不乐观。
研究者强调,口腔感染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病,要从儿童时期口腔健康开始了。
小朋友长几个虫牙,很常见。但近期一项随访27年的芬兰研究显示,儿童龋齿,简直就是给成年后心血管健康埋了颗“雷”。
9.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4] PLoS One, 2016,11(1): e0147518.
调查发还现,我国5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4.1%,12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16.5%,城市高于农村。这一数据较十年前上升了近50%。
4.提倡选择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可适当使用漱口水和口香糖。
其实,口腔健康还是全身健康的重要门户,口腔健康做不好,还会增加食管癌、胆囊癌、脑出血、哮喘、慢性肾病等风险。
为什么口腔炎症及感染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5] Sci Rep,2016, 6: 20074.
结果显示,儿童龋齿和牙周病,与长大后颈动脉中膜厚度显著相关。而颈动脉中膜增厚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心梗、脑梗风险的增加。
7.提倡每年洗牙一次。洗牙过程可能会轻微出血或短暂牙齿敏感,但一般不会伤及牙龈和牙齿,更不会造成牙缝稀疏和牙齿松动。
2.做到每人牙刷口杯不混用;个人可根据自己所需选用牙膏和牙刷,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3]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17Aug;26(8):1255-1265.
[6]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3, 14: 251-256.
6.吸烟可使罹患牙周病风险增高5倍;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还可引起胎儿口腔颌面部畸形。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为0.86颗。
而且,儿童期上述标记越多,长大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就越高。
一是一旦有炎症或感染,全身炎症水平、氧化应激增加;二是引起感染的细菌乘虚而入进入血液循环,激活炎性细胞,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潜伏在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来源:
5.尽量减少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吃东西。
[1]JAMA Netw Open, 2019, 2(4): e192523.
3.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牙刷一般每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如果刷毛发生弯曲或倒伏,需立即更换。
8.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果口腔出现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10.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以防发生交叉感染等。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1.每天至少要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还要记住饭后漱口。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口腔炎症性疾病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影响,超过了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
这项研究起始于1980年,755位儿童在6岁、9岁和12岁进行了口腔检查。之后在这些儿童长大后33岁、36岁和39岁时测量了其颈动脉中膜厚度。其中只有5%的儿童口腔完全健康。
[2]Eur Heart J, 2019,DOI:10.1093/eurheartj/ehz060.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儿童期口腔感染和炎症标记为龋齿、充填治疗、出血以及牙周袋(牙周炎最常见表现)等。
“一个人拥有的上述标记数目,与成年期心血管危险因素累积暴露显著相关,尤其是在儿童时期。”研究者说。
怎么保持口腔健康?请看《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要点:
无独有偶,近期,一项韩国近25万人的研究也证实,牙周病、龋齿较多或掉牙更多的人,心血管事件风险更高。
研究者发现,保持口腔健康有预防心血管病作用:每天多刷一次牙则使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9%,每年洗牙一次以上则使风险降低 14%。
有高血压,残余胆固醇也较高!湘雅二院研究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表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和残余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即残余胆固醇)。根据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AS)指南,高残余胆固醇被定义为空腹残余胆固醇≥0.8mmol/L和/或餐后残余胆固醇≥0.9mmol/L。残余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过吐纳防治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总的高血压人群的95%,也许有一天,在高血压早期通过呼吸调节就能预防其进一步发展。澳大利亚学者近期发现:在原发性高血压进展时,控制呼吸与血压的神经元之间存在异常活动。在动物实验、中年发病的高血压高危人群中发现,如果神经活动异常,呼吸时血压波动就增加。美研究称,中年时体重仅增加5%就会导致左室重构
7月18日,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大众对中年发福话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次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又“趁热打铁”刊出了一项相关研究(Dallas心脏研究)称,中年人即便体重仅增加5%,其心脏就会受到损伤。具体来说,左心室会变厚增大,心脏泵血能力也会减弱。老年NSTEMI患者早期介入并未获益!上海胸科医院何奔等研究
关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早期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仍存在争议。